土地孕育形貌,氣候沁潤性格。他的畫是一個藝術生命的成長,是一個具有藝術潛質的兒童少年從自然與親情,家園與血脈中汲取養份而逐漸成為一個藝術家心路歷程。
在畫册里,無論山巒海洋,還是荷塘老屋,鬆影玉山,鶴舞魚躍,都可以視作鄉土對畫者的神秘召引。通過氣味、影像、顔色,作者引領自身從既定軌道剝離,徒步往回走,複身為青年、少年、童年,走回所隸屬的根源世界,浸潤其中,被第二度洗禮與祝福。阡陌是血脈,溪水的清澈就是眸子的顔色。身上有平原賞賜的,成熟稻穀的膚色。在雨水、浮雲、游煙之間感到大自然安靜與力量。這變動與安靜的兩股力量互相激蕩,共同匯聚在成長中的少年身上。
作者痴情地想把心中的那一座樂園播遷到當今的現實,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明白花朵如何交接生命,土地滋養了靈犀,還有,山川昭示的無言倫理,花果喚起孤寂和醉意……
地氣民風我底色
我們所居星球上,太平洋是最遼闊的大洋,亞洲大陸為最廣袤的大地。它們之間,滾滾起落的無涯碧波中,散落著台灣及澎湖大小島嶼。島嶼上邊常有風雨狂嘯與泥流巨震,而卻每每能掙脫滅頂災厄,以海天般的胸懷作廣大的吸納與涵容。尤其近三百年來,多種文化衝撞激蕩與融合造就了現代台灣社會,這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草根與都市互相纏繞,回旋激蕩的矛盾綜合體。
一波波移民或流浪客帶著特殊的習俗和口音來到,原不打算落藉,卻又不小心繁衍出第二代、第三代,這些人,齊為生存努力,以仁厚知心包容,不斷翻出台灣的新面目…
東西南北的人事物,濃縮呈現海島上,像一個色彩鮮艶的調色盤。混雜與錯搭之中,依然能發現穩定底色:華夏氣質。台灣小學,一進校門,撲面而來就是四個大字;禮義廉恥,簡樸的教室會以童子能解的文字說明:禮,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正正當當的行為。廉,清清白白的辨別。恥,切切實實的覺悟。台灣孩童最基本的價值基座就此構成。百年來,日本統治斬不斷漢人詩壇結社聯吟以及書院私塾的人文傳統,白色恐怖壓不倒南來知識分子延續五四狂飆的自由氣質,歐風美雨摧不垮鄉土中國的宗教信仰、風俗儀式,進入21世紀,教育普及經濟起飛造就了公民社會,中國的傳統價值與現代文明接軌,忠孝仁恕與公民道德碰撞揉合,產生出自主意識極高,心靈自由極富創意的城鎮和百姓。
富男正是憑借著這地氣底氣,情感沛然莫之能禦,如風飛回風里,水流入水中。
畫著畫著,少了從容幽雅,添了許多奔突熱血,特別是《寰宇》,地勢在波動,天色在奔瀉,一個回旋不安律動不已的藍色漩渦。生離死別的沉重,萬難情境的救贖,突破困境的掙扎,時時有“天問”般震天撼地的追索與叩問,豐沛的情感得到氣勢軒昂的伸展,這出自鄉土的現代宣言,果然是仁者情懷和壯士本色!
這人真不是發黃典籍奶大的,不是被學院程序規格化了的,他是讓鄉土的地氣與幽咽的天籟唱大的,人生這本大書他已讀透,依然葆有可貴的草莽元氣。當他凝神舒腕,胸中所蓄積的正是台灣山水人文的奇趣與浩氣。他的畫里畫外,歷歷都是美麗島的蓬勃印記,台灣特有的多元與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