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復旦法學院長:沒有周永康案 也要深化法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9 08:16:48


 
  其實,即使沒有周永康的腐敗和薄熙來的亂局,國家也要深化法治建設,只不過近年來深刻而鮮活的教訓,使得我們對法治的需求更真切、更具體。現在抓法治建設,其實質就是我們呼籲多年的政治體制改革,法治化是政改最合適的突破口,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各方的真實需求。

  日報:依法治國並不是新鮮概念,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鄧小平就提出了法制概念,其後中國也一直在法治方面進行探索,那麼,您怎麼看這些年中國在依法治國方面的改革脈絡?

  孫笑俠:從用詞上看,中央公布四中全會主題用了“依法治國”這個十幾年前的老詞,是不是老調重彈?其實它是按現行憲法的規範用詞來講的,從法理上說,就是“法治”。

  依法治國或法治治國這些詞具有很大包容性和開放性,因而也很容易被歪曲。正因為如此,過去有過形式上的、功利的甚至是錯誤的理解。

  當初,在經濟改革成功而政治改革缺位的背景下,提出依法治國是個明智的替代物。因為依法治國實行法治的具體內容是可多可少、可進可退。所以在新世紀以來的十多年裡,法治的實踐仍處在時而進步,時而原地猶豫,時而退步的狀態。

  目前新條件下,它一定會被賦予新內容而不斷發展,比如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出現的“法治中國”概念,將會在四中全會上成為關鍵詞和主題詞。

  當下的中國,法治為何會成為老百姓的口頭禪,就是因為法治已成了百姓的真需求,我們需要法治來改變拆遷或城管制度;需要政府把政府權力清單掛在陽光底下;需要政府減少許可審批給市場主體更多自由;需要法治保障投資風險的減少;需要法治來保證每人都不會吃到有毒食物;需要法治保障教育與就業機會的公平;需要法治保障個人意見有正常暢通的渠道和方式得以表達;需要法治來保證自己的官司受到法院公平對待;需要法治來保證自己不被偵查機關任意監控和關押……

  新一屆領導人是在這種背景下,認認真真琢磨法治問題,提出一些新思路,比如上任伊始就強調“憲法高於一切”,“堅決糾正違憲違法行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各級領導幹部要掌握“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牢籠”,“法無授權無權力”,“法無禁止即自由”,“司法權是判斷權,司法權是中央事權”,等等,這些提法都是很內行、很純正的法治思想。

  可見新一屆領導不僅把握了法治的重要意義,而且理解了法治的內在精髓。這些提法也都反映了中國經濟社會和各階層民眾對法治的真實需求,也體現了中國新一代政治家對現實社會需求的準確把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