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之道:聰訓傳家,先澤長存
家族式腐敗是當前腐敗問題中一大頑疾。中央黨校林喆教授曾說:“在一次中紀委的座談中,中紀委的一位負責人說,他們現在查辦腐敗案件,最終結果通常是家破人亡。這反映出,當前腐敗案件的一個特點,是‘家族化’。可以說,在腐敗官員背後,幾乎很難找出一個完全清白的家庭。”
對此,王岐山在去年1月舉行的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加強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的管理和監督。去年11月,中紀委網站刊文指出,“推行新提任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從業、財產、出國(境)等有關事項公開制度的試點”,同時抓緊制定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辦法,加強報告核查結果的運用和違規懲戒力度。今年10月,由中紀委和最高法等8家單位的負責人組成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未來將通過建立動態的外逃人員數據庫、加強國際反腐敗執法合作等方式,壓縮外逃官員的生存空間。
回顧歷史,陳廷敬在遇到家屬腐敗時主動回避,而張氏父子則更進一步,不讓家屬腐敗問題發生。“張英當過多年科舉考試的主考官,一旦考試開始,他進入考場,幾個月都不能出來。在這段時間裡,他的家裡有時連糊糊都沒得吃,他的夫人姚含章不願意找別人借,也不願意聲張,就把自己的首飾拿到當鋪去當,用換來的錢買一點面粉,熬過那段時間。”張澤國說。
張澤國告訴環球人物雜誌記者,姚含章出身於桐城的名門望族,是一個才女,還著有詩集。一次,鄰居家的丫鬟到張家轉達自家夫人的話。進了張家門,她看到一個婦人,穿著有補丁的衣服在做女紅,以為是張家的老媽子,上前問道:“你家夫人在哪兒?”誰知婦人回答說:“我就是啊,你有什麼事?”張澤國說:“可見姚夫人多麼樸素,做著和普通婦女一樣的事情,一點也不像是官太太。”
張英不管是暫住鄉裡,還是久居京城,都要求家人精心籌劃一年的費用,將其分為12股,每月用一股,每月底總結所餘,“別作一封”,用來應付貧寒之急,或者“多做好事一兩件”。
“老宰相每年生日時,都不設宴慶祝,而是由姚夫人做一個如果操辦生日要花多少錢的最低預算,再把這些錢攢起來,每年都攢,到了一定數量,就購置衣被、糧食,用來在荒年時賑濟族人,以及社會上的饑民、災民。”張澤國說,“老宰相平時自己那麼節儉,但對老百姓,卻如此慷慨。”
張家人的名字起初並沒有擬定排輩字眼,張英的後人修族譜時才定下一句排輩的韵文—聰訓傳家,先澤長存。“張英原來的書房叫聰訓齋。這句韵文的意思,就是將老宰相的精神世世代代傳下去,祖先的恩澤就能夠長存。”
張英和夫人以身作則,張家也形成了樂善好施的風氣。“張家的子侄曾經在桐城建過兩個糧倉。大家平時出錢,在豐年的時候買一些稻穀,放在糧倉裡。到了災年、荒年,就把糧食拿出來賑濟災民。災民可以先把糧食拿走,豐收了再來還,真要沒有糧食償還,也就算了。”
張廷玉繼承了父親的治家觀念。一次殿試,雍正審閱試卷時,看到原判為第五名,屬於二甲的文章胸懷氣勢很大,就將其提到一甲第三名,等考卷一拆封,發現這原來是張廷玉大兒子張若靄的考卷。張廷玉知道以後,兩三次懇辭,表示天下人才眾多,三年一次大考,個個都盼鼎甲。他自己已居高位,兒子又登一甲的第三名,占天下寒士之先,於心實有不安,請列二甲,願將一甲之榮讓於天下寒士。雍正不得已同意了張廷玉的請求,並發了一道很長的聖諭,表揚張廷玉的這種精神。“張英在六尺巷故事中的謙讓之風,在張廷玉身上也有突出體現。”張澤國說。
張氏父子的治家之道,無不隱含著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基因。王岐山在第十八屆中紀委第四次全會上說:“中華傳統文化是責任文化,講究德治禮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中華文明的基因,為國盡忠、在家盡孝,天經地義。我們要尊重自己的歷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守和弘揚優秀傳統,發揮禮序家規、鄉規民約的教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