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語詞差異是漢語魅力與中華文化海納百川的反映 |
中評社╱題:兩岸語詞表述差異的歷史意涵 作者:吳強(武漢),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
大中華架構下的兩套話語系統
2014年3月16日,新加坡職總中心(NTUC Centre)內正在進行由“10AM”聯合周星衡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無界限講堂”(Unthink Tank)第一季,首季演講嘉賓為著名畫家和公共知識分子陳丹青先生。當如往常一襲黑衣站在台上侃侃而談的他,講到其旅居台灣多年的祖父在參觀廣州黃花崗72烈士墓園時得知不遠即為“廣州烈士紀念館”後大怒:“什麼廣州起義,那是廣州暴動!”
觀眾頓時哄堂一笑。同樣一個歷史事件,海峽兩岸卻有著截然相反的界定,差異背後所暗含的則更是自1949年以來一個中國架構下大陸與台灣長期分治狀態所產生的意識形態隔閡和心理分殊,而語言具象化後的語詞表述一定程度上恰恰是內心情緒和自我期許的外化。兩岸當下在政治制度和社會意識層面仍然存在較大差異,相較之下,表解事物性質所需的用語不同較之前兩者來得更為直接,它通過人們每天生活中的一字一句來具體顯現,這無疑也是兩岸民眾在交流過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地方。
語言的範疇絕不僅限於語法結構和口頭表達,也遠非它們所能全部包含,語言本質上是一定時期內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濃縮,尤其是政治因素加諸語言的痕跡最為顯著。正如陳丹青在本次演講中所說:“語言問題,就是政治問題,在所有國家,在所有歷史階段,語言問題從來不會超越政治”。職是之故,以平實心態依循歷史脈絡來審視兩岸語詞表述方式的異同也就別具一番歷史意涵,這不僅能夠說明過往60多年來兩岸政經發展的相異曲線,而且也是未來雙方求同存異、建立更為緊密關係和最終實現統一所必須。
從早上好到早安
一說起兩岸用語差異,經常通過網絡觀看台灣電視節目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包括沈春華、吳宗憲、侯佩岑等多位台灣著名主持人都曾在各自節目中與現場來賓一起考校大陸與台灣之間的不同口語表達,中天衛視記者也在開放陸客自由行後就曾在街頭以“雷人”、“皮包公司”和“囧”這3個詞語的兩岸不同含義考問台灣大學生,結果也正如預期那樣,台灣民眾對後兩個詞語的理解與其大陸本義可謂南轅北轍,而對雷人就只有望文生義的將其理解為“被雷電擊倒”。雖然同文同種,但兩岸用詞表達在分治60多年後的今天已有較大差異,某些情況下甚至乾脆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尷尬之餘卻也是當下現狀的如實再現。從“早上好”到“早安”不僅體現著兩岸表層字詞差異,而且也深具歷史文化意涵,而其背後所潛藏的心理意識落差更是值得細細推敲和認真玩味。
除去共同常用的詞語外(如稱呼洋人都喜“老外”一詞),根據第一部觀照大陸與台灣兩岸語言文字差異的工具書——《兩岸常用詞典》所載,大陸與台灣所用辭彙的意向所指差異大致包含以下4種情況。
首先是那些同中有異的詞語,即不論大陸還是台灣都在使用,但其意涵或用法已有所不同,如菜單、半晌、水文、便宜、關係等詞,後兩個辭彙在兩岸較為常見,但便宜在大陸還可作為名詞使用(“佔了點小便宜”),而關係則有時被用作動詞(“交通安全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其次則是所謂同實異名的辭彙,兩邊就詞義而言並無太大區別,但在具體使用時則有著各自習慣表達,如一次性筷子/免洗筷、方便麵/速食面、軟件/軟體、皮包公司/空頭公司、商標/招牌菜、創可貼/OK繃、獼猴桃/奇異果、站台/月台、厘米/公分、或者/或是、晚飯/晚餐、檢討/總結、廁所/化粧室、不知道/不曉得等等。
此外,即便是雙方表述不差一字,但也要注意兩者實際意思是否相同,即詞語之間同名異實的情況。這方面的例子也有很多,如書記在大陸指政黨或政黨型社團主持日常事務的負責人,而台灣卻是該詞的本義——泛指記錄資料或繕寫文件的人員;機車在台灣指摩托車,而大陸則多指牽引或推送鐵路車輛運行,而本身不裝載營業載荷的自推進車輛,俗稱火車頭;土豆在大陸也被稱作馬鈴薯,系人們日常餐桌上喜聞樂見的一道菜品,而它在台灣卻是指花生,與土豆真正對應的則是洋芋;脫產一詞在大陸指脫離生產或在一段時間內暫時離開工作崗位而專注於某一件事(“脫產攻讀學位”),而台灣語境中的脫產則移為轉移出脫財產;鐵齒在大陸常形容一個人能言善辯(“鐵齒銅牙”),而在台灣卻是嘴硬頑固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