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貌似正當的借口背後透露出諸多病態心理
借口,聽起來貌似很正常,有的還講得“理直氣壯”,背後卻透露出當事者的一些病態心理。
——僥幸心理。“我是一切按規定辦事的,並且每一筆款的申報都經過徵地拆遷組領導的監督和嚴格審查。如若不信,你們可以查賬。”這是廣東省惠州市竹仔園村原黨支部書記鐘國良因騙取國家徵地補償款被調查時的辯白。抱著僥幸心理,鐘國良認為紀律處分不過是“橡皮筋”,可以“鬆鬆土”、“放放水”,找借口搪塞一下,就能夠蒙混過關,溜之大吉。
——做賊心虛心理。黨員幹部在做了違法亂紀的勾當後,往往惶惶不可終日,怕東窗事發,怕“利益同盟”出賣自己。在這種心理下,在面對紀委談話、調查時,部分人便開始編織各種借口。吉林省公主嶺市秦家屯鎮原黨委書記崔連海以多報汽油費的方式,套取公款。面對262天高達7萬餘元的汽油票,他的解釋卻是“我只是簽字審批的領導,發票上都有經手人,誰經手的誰清楚,我不知道……”
——回避問題心理。廣東省國資委原主任劉富才擅自出國,一再以身體不佳、不能長途坐飛機為由,拒絕歸國配合調查,自稱“反反覆複地在腦海中過濾,真找不到有什麼嚴重違紀的事情”。回避問題實質,顧左右而言他,甚至以借口對抗組織調查,正是沒有正視錯誤、怕揭傷疤、諱疾忌醫的表現。一位叫吳盛林的組織部幹部說:“犯了錯找借口,實質上是害怕承擔責任因而想方設法逃避相應處罰。”
——不屑一顧心理。不少黨員幹部和群眾存有這樣一種錯誤認識:違紀非違法,小貪不算貪。劉富才將所在單位與管轄企業視作自己的“後花園”和“自留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拿什麼就拿什麼,錯誤地認為“小貪不怕,少拿沒事”。“都是多年來的‘老規矩’,也不算啥大事。”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糧食局購銷公司烏石分公司原經理侯慶園等公款吃喝被查時這麼認為。上述表現都是沒有從心底認識到違紀的危害性和紀律規矩的權威性,把黨的監督當兒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