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廣覆蓋的城居保和新農合泛福利化沒關係,但政策設計應該以低籌資標準、低保障水平為原則,保障公民最基礎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需求,籌資的義務主要在政府,不應增加個人負擔。
近年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簡稱“城居保”)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簡稱“新農合”)的人均財政補貼的增幅一直高於人均個人繳費增幅,使得人均籌資總額中財政補貼的比重越來越大,其中城居保的財政補貼比重已經由2009年的60.8%增加到了2014年的79.3%,財政補貼與個人繳費之比已接近4∶1。
現行基本醫療保險主要有三塊,面向在職人員的職工醫保、參保人數2.83億(2014年底,下同),面向城市非就業的城居保,參保人數3.15億以及面向農民的新農合,參保人數8.05億,三者覆蓋人數超過總人口的95%(有人同時參加兩種醫保)。此外,部分地區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醫保還未並入職工醫保,單獨存在。
待遇上來看,職工醫保保障水平最高,城居保次之,新農合最低。籌資上來看,職工醫保籌資水平最高,平均每人(及其單位)每年籌資3000元以上,新農合每人每年籌資約500元,城居保分地區情況不同,上海等地的城居保籌資水平與職工醫保接近,全國多數地市級政府的標準僅略高於新農合或者與之相當。總體來看,籌資水平與保障水平基本匹配。
城居保與新農合兩項醫保的意義巨大,兩者在覆蓋各自對應的人群以後使得中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完成了對全體公民的醫療保障全覆蓋,從世界範圍來看都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在中國財政規模達到世界第二的水平後,這也是惠及民生的大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