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看一層,善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作望遠鏡、顯微鏡,既“不為浮雲遮望眼”,又“撥開雲霧見青天”,透過事物現象看到本質,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從經濟社會發展的青萍之末,敏察到發展的風起、風向和風潮,從改革發展的實踐洪流中,提煉好總結好發展的新理念、新經驗和新規律。
只有志存高遠,胸懷天下,把握機遇,主動作為,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推進,才能切實贏得新型智庫建設的先機,贏得新型智庫建設的制高點。
定位要“新”
《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央強調,要充分發揮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咨政建言、理論創新、輿論引導、社會服務、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您認為,智庫作用的有效發揮有哪些前提?
王燕文:智庫作用發揮好不好,功能強不強,前提是定位准不准。我認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要始終緊扣“三個角色”: 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的“外腦”、 理論創新的“先導”和引領社會輿論的“風向標”。
《中國社會科學報》:關於您提到的第一個角色,我們也注意到,有些觀點認為智庫應刻意與黨委政府保持距離,以體現其所謂的“獨立性”。真的是這樣嗎?
王燕文:不然。黨委和政府是智庫研究產品的最終消費者,也是智庫獲得政策研究所必需的信息和數據的主要渠道,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成果的價值要體現在決策影響力和咨政水平上,其公信力在於得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認同。
我從相關資料了解到,世界著名智庫蘭德公司,年終總結時有三個思考點:第一,研究成果是否已經接近和到達政策議程?第二,是否為決策者知曉,並由此提高了政策討論的水平?第三,研究成果是否帶來了政策內容與實踐的顯著變化?蘭德公司的上述思考啟示我們,智庫應努力讓研究成果從“文章”變成“文件”、以“謀劃”影響“規劃”、使“對策”融入“決策”。智庫建設一定要以服務黨委政府決策為天職,積極為破解發展難題開出“良方”,為社會有序治理提供“鑰匙”,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做黨委政府決策的“最強大腦”。
《中國社會科學報》:智庫研究成果的取得和轉化必須以理論創新為基礎。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如何才能當好理論創新的“先導”?
王燕文:智庫是理論創新的主體力量,發時代先聲,發理論強音,才能彰顯出智庫的原創性、前沿性。智庫建設必須重點關注重大理論問題研究、重大現實問題研究、重大實踐經驗總結。深化重大理論問題研究,是厚植智庫理論創新的沃土。要下功夫研究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這一當代中國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用中國理論、中國價值凝練好研究方向,發揮智庫理論引擎作用。智庫的生命力在於觀照現實、解答問題。中國的實踐中國人最有發言權,中國問題的研究理應由中國人來主導,智庫建設理應承擔起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問題、用中國話語解讀中國道路的責任。只有詮釋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實踐,展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願景,才能引領人們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得通、走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