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打印10元一張、牛肉面78元一碗、餛飩59元一份……這在國內機場屢見不鮮;機場服務售價偏高早已眾所周知。當乘坐飛機出行逐漸成為越來越多普通人的選擇時,高價的配套服務與平民化的客戶群體之間的矛盾就越來越突出。機場商品為何價高、該怎樣降低才能“找”回顧客?物價部門應如何規範監管?請看記者調查——
“價格比市區貴多了”
餐飲產品普遍偏貴,引入連鎖品牌降價格
“北京的楊女士在首都機場打印文件,每張紙被收取10元”“外出旅遊的糜女士在某機場吃了一碗牛肉面,78元”……幾則機場高價收費的新聞進入公眾視野,引發爭議。
500毫升“恒大冰泉”飲用水賣10元、500毫升的“5100”礦泉水售價20元、一份“大王禦品番茄牛肉面”的價格為34元……“五一”期間,記者在南京祿口機場採訪時發現,不少旅客都反映機場消費普遍偏高。“價格確實比市區貴多了,但由於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在這就餐。”正在就餐的王女士對記者說。
祿口機場航站區管理部主任楊桔梓解釋道:“過去在機場吃個飯價格確實高得離譜,我們通過引入連鎖品牌的方式,讓更多商家參與進來,商家之間有了競爭,價格也就降了下來。”
“但像麥當勞、漢堡王、星巴克這種連鎖,單點還是比市裡面貴兩三塊錢,套餐貴10塊錢左右。”南京祿口機場工作人員潘先生介紹說,雖然是連鎖品牌,但在商品定價上,他們有一定的自主權,要根據該品牌在該區域的經營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