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押率跟質押企業的企業資質和所屬行業有關。通常情況下淨資產多和流動性強的企業質押率更高。質押率的高低也因質押權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和質押標的物的流通性而異。”廣證恒生首席分析師袁季表示,新三板掛牌企業屬於成長型創新企業,未來發展相對主板企業不確定性更大,加上新三板企業流動性整體不高,估值難度相對主板較大,故質押率較低。
不過,隨著企業股權質押業務的增長,其背後隱藏的風險也開始逐漸暴露,一方面掛牌企業公司本身道德風險和財務風險的出現,令一些機構出資方面臨難收回款的尷尬境地;另一方面,由於估值虛高和股價下挫,質押股開始出現爆倉,質押權方難免“深套其中”。
“從很多掛牌企業看,業務運營和資產情況實際比較糟糕,但由於質押融資給企業提供了一種資金獲取的渠道,這也讓很多有資金需求的企業為了質押而去新三板掛牌,股權質押的比例也會比較高,套現走人的意圖比較明顯。”深圳一位熟悉新三板業務的資深律師分析,目前質押業務的火爆,從某種角度鼓勵了部分企業在掛牌之前虛增收入或掛牌做市後抬升估值,即便機構給出的質押率較低,但仍然可以套取高額現金。有些企業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甚至採取質押全部股權的方式來獲得現金,卻並未將所獲融資投向公司運營,最終令企業淪為“僵屍”或者空殼。
實際上,近日來新三板市場爆出的風險案例,越來越多集中在股權質押業務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拉響了股權質押業務的警報。比如新三板企業ST哥侖步原董事長兼實際控制人將其持有的42%以上股權質押給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後套現跑路,導致質押權人無法追回借款;楓盛陽實際控制人劉金玲的股權質押在股價下跌後補倉仍然難逃爆倉風險,隨後因個人財務糾紛其所持股份被司法凍結,公司市值也出現大幅縮水;東田藥業股東方質押公司100%股權後選擇終止掛牌,令出資方意外踩雷。
袁季認為,新三板股權質押對質押權人的風險主要有三個方面,包括因過高估計質押股權價值,股權質押期間股價下跌,質押股權折價收回款不足以清償債務;質押股東信用缺失,有道德風險,質押權人無法追回借款;質押企業出現流動性困境無法按時償還借款等。作為質押權人,建議需要客觀評價企業經營現狀和財務狀況、考察質押股東的資金用途,對掛牌企業做好盡職調查,選擇對質押股權合適的評估方法,從而降低出資的風險。
大機構收緊 互聯網金融平台“補位”
由於股權質押“黑天鵝”頻出,作為出資方的銀行等金融機構態度轉向謹慎,不少機構開始重新審查新三板企業的資質、抬高質押標準和門檻、收緊相關質押業務,以確保回避新三板市場股權質押集中暴露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