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央企”地王並不是個新話題,但是卻屢有新案例。
1月下旬,某央企被曝以29億元競得東莞一宗限價商住土地,折合樓面價2.66萬元,該公司借此成為東莞新晉單價地王。同時,部分央企面臨“退房令”行動遲緩的消息也在財經媒體成功刷屏。
拋開央企是否推高了房價和該不該退出的爭議,仔細甄別央企和上市房企的財務數據可以發現,無論是央企還是民企,房企在土地爭奪中的底氣除了源自自身品牌和資金實力外,顯然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其與銀行的親疏程度。事實上,部分優質房企獲得的開發貸已經是銀行攬儲的“成本價”。
土地儲備熱度持續
或許是因為“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的古訓已經根深蒂固,房地產市場成交的清淡並沒有阻礙房企土地儲備的熱情。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僅A股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發布的收購地塊或競得土地使用權的相關公告就接近70條;如果加上H股市場內資房企的公告,則約有近百條相關信息。
從發布公告的上市公司來看,央企和民企都有涉及。房企的土地儲備自然是主營業務發展的需要。不過,從公告細節也可以看出來,部分房企“搶到”土地後並不準備自己獨立開發,而是計劃招攬合作方。例如,2月8日,某總部位於南方的上市公司表示,子公司以逾2億元競得某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規劃用途為批發零售用地及商務金融用地,公司目前擁有上述地塊100%權益,鑒於未來公司可能就項目引入合作者,影響公司在項目中所占權益比例,該比例僅供投資者作階段性參考。比較有趣的是,該上市公司近三個月已經發布了13條競得土地的公告,大多有“可能就項目引入合作者”的表述。
而主業與房地產無關的新三板企業對於競得土地使用權的解釋則比較類似——“通過購買土地使用權,並該土地上規劃、建設全新的廠區,可以改善公司的生產經營環境,提高經營場所穩定性,更好地適應公司的發展要求”,該類企業相中的土地大多也是工業園區或類似性質。
銀行貸款悄然支撐
單個地塊動輒數億元乃至數十億元,而需要在各地囤地的房地產企業顯示不可能僅依靠自身的現金流支撐競價搶地。從資本的角度來講,支撐一座座高樓大廈的,其實是成本各異的融資渠道,其中銀行信貸無疑是成本相對較低且比較可預期的一種途徑,多數優質上市房企能夠獲得的銀行授信總額遠高於其實際使用額。房企對於與銀行的良好關係也是在財報中直言不諱,並借此向投資者展示財務結構穩健。
中糧地產表示,公司將銀行借款作為主要資金來源。房地產行業占用資金量大,目前公司與各家銀行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部分新增項目採用戰略合作、引入基金(或有限合夥企業)等方式進行項目開發。未來公司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財務政策,為業務發展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2016年上半年,獲得銀行授信306.02億元,已使用169.81億元(含銀行保函等),未使用136.21億元。報告期內銀行貸款均已按時償還。此外,該公司1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26筆,期中24筆與銀行有關,這24筆借款的期末值(去年中期)超過了26億元。金額前五名的長期借款人包括4家銀行,期末數合計46億元。
金地集團擁有多樣化的融資渠道,包括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和中期票據、信托借款等。截至2016年中期,該公司有息負債合計人民幣355億元,債務融資加權平均成本為4.81%,其中,銀行借款占比為49%,應付債券占比為46%,其他借款占比為5%。公司獲得各銀行金融機構授信總額人民幣1320億元,已使用銀行授信總額為人民幣216億元,尚剩餘授信額度1104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均已按期歸還或支付借款本金及利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