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布數據顯示,去年央行新增貸款12.65萬億元,房地產貸款占了44.8%,幾乎一半。全部貸款餘額106.6萬億元,房地產占據了25.03%。”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在經濟界別聯組會議中指出,資金過多地流向股市、房市、期貨市場,對實體經濟已經造成了衝擊。李毅中通過調研發現,多省工業數據占比不超過20%,“房地產和工業各自占比的明顯差異,發人深省”。
針對房地產的這組數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給出意見,“分類實施房地產金融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推進去庫存”。
因城施策讓一刀切的政策成為歷史
“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規範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不少代表委員注意到,與以往“一二線城市生病,三四線城市吃藥”的情況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不同類型城市的房價開出了不同藥方。
2005年,新舊“國八條”拉開調控房價的序幕,此後10年間,“國六條”“國四條”等調控政策成為老百姓購房的風向標。
“那是一聲令下齊步走的時候。”張泓銘表示,房產過熱需要調控的思想是正確的,但聲勢浩大地進行政策發布易帶來弊病,因城市發展程度不同,中國房地產市場在統一的號令中,走向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眼中的“冰火兩重天”。
“上個五年計劃後半期,中央政府對房地產市場基本沒有統一發布過政策。”張泓銘注意到,因城施策正在發酵。
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火爆的樓市,被全國政協委員、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原總裁梅興保看在眼裡。他表示,“現在市場上,有的房子簽了協議之後,還沒等住進去,房子已經被炒了好幾次”。為此,他建議制訂“T+N”年交易制度,即房子正常交易後購房者須在3~5年後才能進行第二次交易,以此遏制房地產炒作。
全國政協委員、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則建議建立房地產的長期限價機制。目前,不少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都實行了限價、限貸、限購的“三限調控”,但許家印認為,調控的核心機制應該是限價,而且是長期限價。
他在政協經濟界別的小組討論發言時表示,儘管一些地區已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但在土地拍賣時,依然出現地價不斷高過房價的情況。“面粉價格高過面包”是因為地產開發商對未來房價上漲依然有預期,長期限價可以冷卻對房價上漲的熱望。
但許家印強調了前提,“因城施策,甚至是一個城市不同的地區也要執行不同的政策,同時,要根據不同的建設標準進行限價”。
李曉林也注意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房地產政策有這樣的表述,“因城施策去庫存。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
他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專訪時表示,2016年以來,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庫存消化極為緩慢,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彰顯了中央政府去庫存的決心不變,房地產界應該積極關注這些信號。
與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的“火爆”相比,三四線城市確實呈現了另一幅光景。
“寧夏很多地方一年半載也消化不了。”談當地房地產市場,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主席齊同生發出這樣的感慨。他認為,推行部分經濟適用住房建設保障貨幣化,可紓解消化高企庫存。
李曉林的建議是,將已經由開發商加杠杆可能形成的風險分散化,由購房人、銀行與開發商分擔,激活幾近停滯的現金流,或能取得“三贏”的結果。他表示,三四線城鎮的地方政府債務、財政收支困難,多與當地房地產業開發建設及其銷售進度直接相關,開發商杠杆率偏大則是深層原因。
李曉林預設了一個遊戲規則:“享受低利率、低房貸、低按揭後,購房者加速購房,開發商必須承諾優惠時限內不得漲價”。
但在張泓銘看來,我國房地產價格產生波動時,採用的多是人工調控。他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言提出,樓市調控需要對衝異常波動的自動調節機制同綜合施策形成合力,“能靈敏、快速穩定房價,但不是長效機制”。
持續推進棚戶區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