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白乙 |
吳白乙:“本質沒變,底線清楚”是當前台灣問題與中美關係的現狀
談台灣問題,今天放在中美關係框架下,首先想強調的是“四十年”。四十年之前,建交的過程,最艱苦的就是台灣問題。最後是小平同志下了決斷,不過還留下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因為美國在這方面非常堅定,幾乎在建交公報發出的同一時間,就搞了《與台灣關係法》。從長時段、大趨勢來看,台灣問題變為中美關係中的一個“負資產”。美國學界有談到台灣問題邊緣化這個問題,但我認為究其本質,經過四十年的演變,台灣問題作為一張戰略牌,它的本質沒有任何變化。經過四十年中美之間數次接近底線的博弈,特別是兩次台海危機,雙方底線也很清楚。所以,“本質沒變,底線清楚”,這就是當前台灣問題與中美關係的現狀。
第一,回顧美國對台的政策,不同時段有不同的重心。而四十年後,當我們看到特朗普上台以後,包括旅行法的出台,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和在其他問題上一樣,是在悄悄地向前“拱”,在試錯。但是當試探到一定程度,底線思維還是會發生作用。而且我們也沒有把旅行法掛鈎掛得很高,沒有太激烈的反應。所以在底線沒有變的前提下,中美關係下的台灣問題,我們也不必把它看得太嚴重,美國在這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底線思維。而中國方面,我們顯現的務實態度非常突出,沒有一味地掛鈎。所以我認為,台灣問題從來沒有邊緣化,而且這個底線非常清楚,會有一時的波動以及試錯,但始終在漸進地往前走。如果我們要展現更大的戰略智慧,那麼這方面我們不應該過度地強調或掛鈎。
第二,台灣學者特別愛談中美台三邊關係,但從四十年大局來看,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的問題。而且從總體趨勢上來說,我們的做法也比較聰明靈活,不用軍事的辦法,更多用市場連通的辦法。台灣歷屆領導人,幾次想搞南下,在經濟上想脫鈎,但最後都搞不成。兩岸經濟越來越緊密,離不開了,包括中美之間的芯片之爭,台灣作為供應鏈中重要一環也受很大影響。所以我認為,台灣問題基本從屬於美台關係或兩岸關係,台灣從未在三角中佔居主動地位,這是我們的最大成就,應該堅持這種策略。新時代的韜光養晦,就是我們一定要建立信心,把台灣緊緊地綁在發展的機遇戰車上,使其無法脫軌,進而改變我們對美關係長期被動的局面。
第三,就是我們經常討論兩岸關係和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博弈,時間究竟在哪邊?究竟是要展現更大的戰略耐心還是要收緊口袋?如果基於前邊樂觀的看法,那我們就可以堅持更大的戰略耐心,認為時間就是在我們這邊。
對於“恐中”、“恐共”、“恐統”的台灣心態,我們不能低估。“一國兩制”實質上是統一戰線,甚至連美國都在經常強調防範“對美滲透”,台灣對這方面也非常警惕。那最後要發力在什麼地方,台灣民主制度的“鑰匙”在於選舉,由選區和選民來選,所以我們應當考慮如何把工作做到選民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