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作為《文化苦旅》責任編輯的出版人王國偉任職於上海知識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的前身之一),他與余秋雨交往多年。王國偉在2015年出版的《我經歷的22個出版事件》中詳細回憶了《文化苦旅》出版的波折。先是南方一家出版社獲得余秋雨的同意,“可他們卻誤判了《文化苦旅》的價值,只是想把《文化苦旅》做成一本放到旅遊地賣的、類似於旅遊指南的小册子。當然,內容就不需要太多,他們提出要余秋雨删掉部分內容”。余秋雨不同意,就委托李小林幫他收回了書稿。隨後,上海文藝出版社也願意出版,但要放到該社出版多年且有許多作家加盟的散文叢書中。余秋雨認為散文叢書參加的人太多,而且開本太小,便擱置了此事。後來,王國偉去余秋雨家,余秋雨談起了《文化苦旅》出版的不順。王國偉當即表示把稿子交給他。在王國偉的眼中,當時的書稿在余秋雨書房的角落裡,像一堆廢紙,慘不忍睹。“稿子很零亂,一堆稿紙大大小小,有雜誌的複印件,有他手寫並修改過的,還有幾塊內容用糨糊拼接的。稿子上滿是那家南方出版社各種色筆畫畫改改的痕跡。”這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初版後記中所描述的,“寄回來的原稿已被改畫得不成樣子,難以卒讀,我幾次想把它投入火爐。”
拿到稿子的第二天,王國偉找了一位退休的資深編輯,請他用稿紙重新清理抄寫使之恢復原樣。閱讀書稿之後,他將出版建議告訴總編和社長,得到大力支持,並告訴余秋雨,書的內容不夠,需要補寫和充實,加強文化的厚重感。因此,余秋雨又補寫了《風雨天一閣》等篇章,書稿從原來的18萬字增加到23萬字。書稿立項後,王國偉又找了圈內一些朋友閱讀,大家評價都不錯,更增添了出版的信心。1992年3月,由上海知識出版社出版的《文化苦旅》終於面世。這本書曲折的出版也經歷了“苦旅”,但當時誰也沒有料到,它會成為一本暢銷書,而且連續暢銷幾十年。
“在所有的評論中,我覺得特別嚴肅而見水平的是《鄂西大學學報》所設‘《文化苦旅》筆談’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