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仍處在關鍵期、攻堅期和窗口期,生態保護修復任務十分艱巨。”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司長吳曉表示,《規劃》明確的主要思路和重點任務是有關地區,尤其是重點工程區加快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的基礎性任務,其實施成效是衡量當地黨委、政府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標誌,也為有關地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供了重要指導。
以治理區域為基本單元,實施九大工程
以全面提升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質量、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永續利用為總體目標,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為主線,《規劃》明確了到2035年全國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到2035年,生態系統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服務功能顯著提高,生態穩定性明顯增強,自然生態系統基本實現良性循環,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基本建成,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基本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基本繪就。
為了完成目標,《規劃》打破以行業條線和單項治理為主設置重點工程的慣例,轉而以治理區域為基本單元,區塊為主、條塊結合謀劃重大工程,不追求全域覆蓋,不搞面面俱到,將工程建設的著力點集中到構築和優化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系上,部署了包括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等七大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以及自然保護地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等兩項單項工程的九大工程,並列出了47項具體任務。
“《規劃》轉變了以生態要素為主設置重點工程、以條線為主來推進工程的治理模式,而要探索建立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的長效治理體系。”吳曉表示,九大工程將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研究,著力解決割裂保護、單向修復等問題,著力破除林草、林農、農草、水陸、上下游等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