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挫折教育可不是“打壓”教育。前些日子,兒子受到了一次打擊。劉蘭英注意到了他的應激狀態,問起他:“你會不會覺得上學會有點害怕?”得到肯定回答後,她安撫兒子:“這種感覺是要持續一段時間的,會慢慢好起來的。”
作為常年處理心理創傷的醫師,劉蘭英很了解創傷療愈需要時間。這時候,逼迫孩子“勇敢”“樂觀”,不如陪伴著他,一起等待好起來的時刻。
▼張瀅:我和孩子是親人、夥伴,也有契約關係
“還記得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嗎……”在接診時,張瀅常常讓苦惱的父母們回憶。
這位溫柔的男醫生是老年四科主任,聽起來不搭界,但他有過兒科工作經歷,也研習過兒童心理學,還有著一雙兒女。
在他看來,關於孩子幼年的回憶,常常能成為療愈。
幾年前,家裡添了二寶,是個小妹妹。原本期待著新成員的大寶哥哥,卻有了點不對勁。
張瀅是在替大寶收拾玩具時發現的。一個橡皮小鳥,頭上插滿了牙簽。他先前就察覺到大寶情緒異常,這次突然的暴力行為更是一個信號:妹妹的出生,或許讓他焦慮了。
於是,幾份相册和磁帶來到了大寶面前。大寶被爸爸抱在懷裡,看著照片裡自己毛毛頭的模樣,聽著爸爸說:“你和妹妹一樣是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的,生你的時候,爸爸媽媽非常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