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郭漢城懷有強烈的求知欲,但因家境貧寒,他幾度輟學。對他來說,“有學上、有書念”是一種奢侈的願望。懷著脫貧和求學夢,1935年,郭漢城考入浙江省立杭州農業職業學校。這所學校不收學費,屬於半工半讀性質,對出身寒門的郭漢城來說無疑是理想的選擇。
從閉塞的鄉村來到繁華的杭州,郭漢城大大開闊了眼界,還觀看了紹劇《散潼關》等許多地方戲,既圓了讀書夢,也圓了看戲的夢。
讀書期間,他瀏覽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新青年》雜誌刊載的有關舊戲的論戰。一些激進人士認為,戲曲是封建時代的千年老譜,是病態的現象、退化的症候。有人建議將戲曲中的樂曲、臉譜、嗓子、台步、武把子等歷史“遺形物”全數掃除、盡情推翻,以避免封建流毒的傳播。那時的郭漢城,對戲曲尚缺乏深入了解,也受到這股思潮的影響,看不起傳統戲曲。
“有學上、有書念”的日子並不長久。“七七事變”後,郭漢城就讀的杭州農業職業學校被迫解散,仿徨無助的他為了求學四處流亡。無意間,他從旅館窗戶上糊的一張報紙上看到,培養革命青年幹部的陝北公學正在招生,便懷揣一本《西行漫記》,哼著“到敵人後方去,把鬼子消滅乾淨”的抗日戰歌,輾轉抵達延安。
談及當年在陝北公學求學的經歷,郭漢城說:“印象最深的是學校倡導的‘實事求是’的精神,不但要讀有字之書,而且要讀無字之書。這種求真務實、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一直貫穿了我一生的革命實踐和學術生涯。”
1939年6月,陝北公學與魯迅藝術學院、安吳堡戰時青年培訓班、延安工人學校合併為華北聯合大學,開赴華北敵後前線辦學。從華北聯大畢業後,郭漢城被分配到位於河北省平山縣南莊的晉察冀邊區從事抗戰教育工作。在那段艱苦卓絕的烽火歲月里,郭漢城接觸到了大量抗戰救亡戲劇,在感受戲劇藝術魅力的同時,也認識到了戲劇在抗戰中的現實價值。為了讓學生們從戲劇和文學中認識現實、陶冶性靈,郭漢城除了在課堂上傳授書本知識,還積極響應邊區戲劇運動的號召,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他一方面請抗敵劇社的“小鬼們”到學校演唱抗日歌曲,教學生們打霸王鞭;一方面帶領學生四處看戲,將抗戰戲劇大課堂開設到晉察冀邊區的各個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