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在巴黎大學索邦學院做博士論文,以法國詩人克洛岱爾為研究對象。克洛岱爾是個虔誠的天主教詩人,曾在中國當過十幾年外交官。1886年聖誕之夜,這位年輕的詩人進入巴黎聖母院望大彌撒,就站在大廳右側第二根十字柱旁,激動萬分地聆聽龐大的管風琴奏響的雄渾悲壯的聖歌,頓感一種靈魂的升華……
還是回到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上來。
雨果29歲那年寫成的《巴黎聖母院》當然是一部名著,僅四個主要人物的塑造,就能讓它名垂千古:青春美麗、活潑熱情、天真率直的吉普賽少女愛絲美拉達,醜陋凶狠、善良孤僻的敲鐘人卡西莫多,虛偽狡猾、道貌岸然、聰明博學、心靈扭曲的副主教克洛德,還有英俊瀟灑、風流成性、輕薄卑鄙的衛隊長弗比斯……故事中體現出雨果獨創的“對照美學”原則,足以使其成為浪漫主義小說的代表之作。
我年輕時讀書只求快,恨不得三四天把厚厚的一部書讀完,聽人說《巴黎聖母院》的第三、第五卷可不讀,因為跟情節沒什麼關係。我也就這樣做了。後來,等多年後再來讀《巴黎聖母院》時,才發現當初的我錯過了書中一個重要部分。
那幾章確實是游離於故事情節之外,但作者在其中談到了他對法國文化、對巴黎聖母院、對建築藝術、對巴黎社會、對整個巴黎城的看法。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小說家寫作時會把故事情節、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生活和英雄業績寫得驚心動魄,然後突然會筆鋒一轉,整整一大章跳出情節之外去發表議論,雨果就是這樣的典型,我們讀《悲慘世界》時會發現,他在故事之外談到了拿破侖、古希臘社會,可能是離題八萬里。但,這些章節如果跳過的話,對我們理解作品是會有損害的,也就是說,我們或將不能完全理解或讀明白雨果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