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燈火互助(百度旗下)、美團互助(美團旗下)、京東互保(京東旗下)、小米互助(小米旗下)、點滴互助(滴滴旗下)、360互助(360旗下)等多家網絡互助平台進軍網絡互助領域,搶占市場,將網絡互助的熱度推向高潮。
互聯網巨頭紛紛介入這一市場,主要緣於其高成長性和“引流效應”。
網絡互助的底層經營邏輯源於保險業,但經營模式卻與保險公司大不相同。網絡互助利用互聯網的信息撮合功能,讓眾多會員之間通過協議承擔彼此風險損失。以某互助平台為例,加入該平台的互助計劃後,用戶預存幾十元成為會員,如有其他會員生病,平台就會扣取用戶需要均攤的費用,直至扣完。
網絡互助平台無需保險公司高昂的設立成本、運營成本和再保險成本,實現了去中介化、零附加費用。同樣保障條件下,網絡互助的費用比保險產品更便宜,因此,網絡互助平台成立初期便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
從數據上也可看出,不少網絡互助在設立初期便受到了用戶的極大認可,特別是三線及以下城市和農村用戶,參與熱情很高。2020年螞蟻集團研究院發布的《網絡互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網絡互助平台的實際參與人數已達1.5億人,發展速度極其迅猛。
不過,對網絡互助來說,如何將巨大流量“變現”才是盈利的關鍵。天風證券分析師夏昌盛指出,網絡互助平台收取的管理費用較低,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培養用戶的風險意識將用戶轉化為商業保險購買者,並收取險企的中介費用。
然而,絕大多數網絡互助平台沒能等到“引流效應”實現就關停了。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2021年之前,已有一大批網絡互助平台關停,包括同心互助、17互助、蒲公英互助、輕輕互助、斑馬互助、未來互助、蝌蚪互助、大樹互助、比鄰互助等。2021年以來,頭部互助平台相互寶、輕鬆互助、水滴互助、美團互助均宣布關停,關停前的用戶均達數千萬人。
網絡互助巨頭相繼離開,也證明了這一模式未能經受住市場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