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網評:以文學教育喚醒生命感和價值感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李 雪(集美大學教務處處長、師範學院教授)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教育具有基礎性的地位和作用。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教育研究報告說:“教育是保證人人享有他們為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盡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需要的思想、判斷、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好的教育,對人的思想與認識形成積極的引導,是一個不斷淬煉、穩步提升的過程。
“文學即人學”的觀念具有普遍的共識。優秀的文學作品對人的生存狀態、生命價值有著深切的關懷。文學經典深刻洞悉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深入人性的肌理,照亮生命的風景,貫通歷史、現實與未來,以優美的表達、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懷,撞擊一代代讀者的心靈,激起的回響跨越時空、直達永恒。
文學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的,以人格培養和非智力因素的養成為主,蘊含著對生活、價值取向的思考。對學生進行文學教育,要站在人的立場上,破除功利化思想,培養其審美情趣和審美評價能力;以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為目標,追求心靈的鮮活、情感的豐富;在想象和體驗的基礎上,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格調。
以文學素養為代表的人文素養的缺失,影響人的創造潛力的挖掘
需要重視的是,在現代化進程中,教育出現功利化和實用化傾向,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文學教育的地位,從而制約了學生人文素養的常態發展。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經逐漸演變成為科技化、工業化、經濟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教育理念更多關注知識的傳授和技能訓練,忽視了對意義和價值的追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