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綫上渠道,日益活躍的即時零售業態也給便利店行業賦予了更多競爭優勢。
“以前我通過大型商超的自建物流綫上購買食材,但由於網點距離遠、運力有限等原因,經常是早上下單、下午一兩點才送到,有時甚至需要提前一天下單。食材不到,全家人午飯也吃不上,還不如點外賣。”北京市海澱區居民何苗說,“後來離家不遠的便利店有了第三方配送服務,能保證下單後45分鐘內送上門。在便利店綫上買菜,周末在家開夥再不用早起買菜了。”
消費者通過綫上交易平台下單,便利店、社區超市等綫下實體零售商通過第三方或自有物流體系執行配送上門服務,將食品、飲料、果蔬、生鮮、藥品等在60分鐘內從綫下門店配送至消費者……依托實體網點供給,即時零售業態將綫上消費的便利、選擇豐富及綫下消費的安全、快捷等優勢融合,從而兼具二者優勢。美團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該平台上品牌超市便利店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39%,即時零售業態正成為消費者的新選擇。
配送速度比快遞快、商品品類比外賣多、網點密度比商超大……便利店的“小、多、靈、近”恰好與即時零售業態相匹配。在此背景下,便利店企業紛紛加快綫上綫下業務融合發展。
《報告》顯示,開通綫上業務的便利店企業占比已從2016年的29%增至2021年的88%,其中超七成企業通過與第三方合作的形式開展綫上業務。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分析,即時零售作為一種零售模式創新,通過對綫下資源的整合,使平台和綫下零售商的合作產生了“1+1>2”的效果。“即時零售使零售門店在完成日常經營的同時,扮演了前置倉的角色,更實現了零售門店在整個供應鏈中的價值再造。”裴亮說。
將成為生活服務業的“多面手”
打造自有商品和品牌、開發熟食鮮食等新賽道、推動產業鏈向兩端延伸……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的便利店場景將突破實體零售傳統業態邊界,成為生活服務業的“多面手”。
專家分析,通過遍布園區、社區、高校的連鎖網絡,滿足消費者“最後一公裡”的消費需求,是便利店等各類生活服務業網點的一大優勢。如今,作為城鎮便民商業服務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便利店場景正在整合零售、簡餐、加油、洗衣、咖啡、美發、末端配送網點等多種功能,向生活服務一體化平台轉型,為居民打造“出門一刻鐘”的便民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