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地處陝甘交界處的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鼓勵扶持群眾走出去從事餐飲服務業,把小餐館做成了富民強縣的大生意。如今,隨著張家川餐飲服務業不斷發展,品牌化打造、產業鏈延伸、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小餐館怎樣突破成長的“天花板”?如何提質增效實現產業升級?張家川縣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路徑。
每年七八月份,在甘肅張家川縣很多鄉村道路上,掛外省牌照的車比掛甘肅本省牌照的車還要多。這些車輛不是來旅遊的,而是外出開餐館的張家川人返鄉避暑。
“夏天氣溫高,高校也大多放暑假了,是餐館經營淡季,不少在外打拼的張家川人會回到家鄉避暑休整,為下半年的忙碌做準備。”張家川劉堡鎮的海濤在北京有家餐館,他還在家鄉開辦了一所餐飲服務培訓學校,前來學習的人很多,有些是打算外出開餐館、務工,有些是趁著回鄉避暑的空檔,繼續“充電”提高手藝。
湖北4313家,山東2525家,河南1803家,江蘇1227家,北京627家……從這些覆蓋全國各地的餐館數量上不難看出,張家川人開餐飲店確實有一手。張家川縣委書記張思佳說,近年來,張家川聚焦做大做強餐飲服務業,按照數字化賦能、標準化提升、品牌化打造、全鏈條發展的思路,利用數字技術為產業發展賦能,打通供應鏈,延伸產業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在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目前,張家川創業人員已在全國各地開設1.89萬家餐飲店,從業人員達10萬人,年創收36億元,年產值達120億元,餐飲服務業對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率超過60%。
小餐館不小
橫貫縣境的“古絲綢之路”南大道,以及縱橫的河穀、大片的宜牧草山草場,造就了張家川人“長餐飲、重養畜、善經商”的特點。
今年39歲的毛恒春是張家川劉堡鎮杜家村人,因為當年家庭生活困難,初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他擺過地攤、當過學徒,在學到餐飲手藝後,2012年,他在北京印刷學院食堂承包了一個檔口。講誠信、會經營的毛恒春,短短幾年時間就從經營檔口發展到成立公司,目前承包著京津冀地區8所高校的民族餐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