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與內地老師的學科門檻需要統一
我在辦學過程中發現香港的基礎教育領域缺老師,缺優秀的老師,請海外老師來港任教,入境處沒有設置學科門檻,但是請內地老師,入境處有一個致命的局限,入境處衹給內地中文老師發工作簽證,非中文學科的內地老師拿不到入境處和教育局的任教許可,這個瓶頸要突破。海外人才是可以請,但是海外的資源有限。而內地現在很多優秀的年輕人去海外留學回來,已經具備了很好的中英雙語能力,學科基礎也很扎實,如果這些人才能夠充實到香港基礎教育領域,充實到國際學校裡,應該是一個香港教育格局的改變。
應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 改變香港未來的人才格局
香港現在需要可用的人才,還需要培養未來人才。博士生、碩士生,這些高精尖人才可以直接來港工作。另外,亦要吸引優秀的中小學生來港讀書,特別是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從格局上改變香港未來的人才格局。假如說有一批中小學生,他們的父母可能不是優才也不是投資移民,但是學生本身品質、素質很好,他們如果能來香港的話,是否可以考慮給他們的父母陪讀簽證。這些陪讀簽證的家長也可以在香港就業,解決香港就業人口不足的問題,在就業方面要設一些規範和指引,看看香港哪些領域需要外來人才及人力資源,就特意打開綠色通道。
香港的中小學目前光靠教育大學培養老師是不夠的。去年有一個數據,香港公辦學校流失的教師已經超過4000人,優秀的基礎教育學科老師有大量需求,香港高等院校培養的博士生和碩士生,如果願意到本地學校任教是很不錯的,待遇也不差,這是一個很好的就業路徑。培育人才是百年之計,人才的培育也需要高素質的老師。從現在國際人才競爭形勢與香港的獨特優勢來看,我對香港充滿信心,希望香港各個政府職能部門,包括立法會能在引進內地人才方面再多放寬一些,亦希望借助這個平台一起合力呼籲。
陳錦雲:目前香港師資匱乏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可以先行先試,從大灣區吸納教學人才。下面請在校的港大博士生彭詩琪從學生視角來介紹人才所需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