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挑戰也隨之而來,肯尼亞經濟水平落後,且以往沒有使用地膜的習慣,團隊在當地根本找不到生產地膜的工廠。不得已,熊友才緊急聯繫國內的生產廠家,針對高溫、強紫外線等要求專門訂制一批地膜。
從加工到運送,地膜再次來到非洲需要一個多月。“這段日子,我能做的衹有苦苦等待。你也知道,等待的時間顯得異常漫長,大家都非常煎熬。”熊友才回憶道。
終於,他們期盼已久的黑色地膜來了。熊友才帶領團隊成員迅速把地膜鋪設在試驗田。
大家欣喜地發現,黑色地膜由於遮光性強,不但能夠有效抑制雜草生長,還能降低田間溫度。這使得病蟲生長的“溫室”也不復存在,一直以來飽受病蟲害侵襲的農田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看到地膜真正“入鄉隨俗”,一顆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除此之外,熊友才團隊還積極探索更適宜在肯尼亞扎根的作物種子、種植模式等。
他帶著學生一門心思撲到田間地頭,進行耕作方式、品種比較、施肥等各種實驗。在日復一日的操作中,熊友才團隊發現與黃土高原相比,採用降低溝壟尺寸、加大種植密度的方法能顯著提高肯尼亞的玉米和小麥產量。
“我們找到了適合當地玉米和小麥的最優溝壟尺寸!”熊友才言語間難掩興奮。他告訴記者,壟寬10—20厘米、壟高5—10厘米、320公斤/公頃的播種密度最適宜小麥生長;而玉米的最優溝壟尺寸為大壟寬55—60厘米,壟高5—10厘米,小壟寬25—30厘米,壟高5—10厘米,最優播種密度為69000株/公頃。
這不是一兩天、一兩個月就能做出來的成果。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自2011年起,熊友才團隊在肯尼亞建立了8個田間微集雨技術示範區。從開始摸索到總結出一套成熟技術,時間的指針已經指向了2015年。這期間,他們整日與土地為伴,比農民還像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