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對海洋環境造成的不確定性危害外,日本的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行動還給周邊的漁民們造成了直接損失,引起了韓國部分地區的搶鹽風潮,擾亂了海產品的正常貿易渠道。2023年1月26日,福島縣漁業協會負責人會議上公佈的數據顯示,福島縣沿海三大漁業協會2022年的捕撈量為5500餘噸,這一捕撈量衹是福島核事故發生前的兩成左右。會後,福島縣漁業協會聯合會會長野崎哲向媒體強調,將對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持“反對立場”。日本全國水產品商業聯合會會長岩沼德衛表示,核污染水排海勢必衝擊日本水產品銷售,令人擔憂,今年將是“最令人畏懼”的一年。福島縣廣野町町長遠藤智表示,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排海計劃“衹顧時間表”、無視民眾關切。要解決問題,衹有推進全國範圍內的討論,才能消除漁業從業者的擔憂。〔21〕2023年6月的檢測結果顯示,福島核電廠港灣內捕獲的魚類體內所含放射性元素銫超標,達到日本法定標準180倍。巨量核污染水的危害不可估量,日本強推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的行為嚴重違反國際法。〔22〕根據國家責任領域的國際法,〔23〕日本需要承擔的責任形態,包括停止侵害、保證不再重複、對受害者給予充分賠償等。
四、應當通過多種方式對日追責,警惕全球環境的連鎖反應
如果說福島核事故還主要是日本的國內問題,那麼在幾十年內不間斷地將巨量福島核污水排放到海洋,則已經演變為一個兼涉國際和國內的綜合大問題。〔24〕在國際法上,衹要是違背國際義務的國家行為,不管是否造成實際損害,均為國際不法行為。國際法主要由條約法和習慣法組成。在條約法層面,日本在相關領域簽訂了諸多條約,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規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核安全公約》《及早通報核事故公約》《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情況援助公約》《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簡稱《倫敦傾廢公約》)等。單從條約法義務而言,日本的行為至少違背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倫敦傾廢公約》的相關規定。在國內法層面,衹要是日本的行為侵害到中國所轄海域的環境或者侵害到中國人民的健康與生命財產,中國法律就可以加以適用和管轄。譬如,2023年8月24日,中國海關總署發佈公告,決定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就是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等中國法律。〔25〕未來,中國除了可以考慮通過國際層面的司法與準司法機構向日本追責外,還可以充分運用中國國內的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機制,對享有國家豁免權與外交豁免權以外的那些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行動負有責任的單位和個人加以追責。
當然,就法律救濟途徑而言,不能不顧及司法機關的管轄壁壘、執行難題和證據收集的困難性。關於核污染索賠的國際國內程序,可以馬紹爾群島對美索賠的經歷為借鑒。美國核試驗對馬紹爾群島造成的放射性損害被稱為“世界上最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馬紹爾群島國家及其島民向美國進行了幾十年曲折的核索賠,幾乎窮盡了所有政治與法律手段,經歷了馬紹爾核索賠法庭裁決、到向美國國內法院起訴,再到國際法院起訴以及向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申訴的各種程序,但其獲得的賠償金額與實際損失仍然差距巨大。〔26〕現代的環境侵權主體一般都具有科技優勢,在核污染領域這一特點更為突出。日本的核污染水問題,既涉及科技壁壘、信息壁壘,也涉及法律手段的局限性。為此,單個國家的力量可能有限。國際社會應當聯合起來,形成法律、外交和輿情相結合的綜合戰略,彌補國際治理機制的不足,盡一切力量及時制止日本的核污染水排海行動,防止不確定的、不可估量的核污染損害進一步擴大。
核技術是目前最為尖端的科學領域之一,但它主要是二戰前後發展起來的。美國是第一個在海洋中傾倒放射性廢物的國家。1946年,美國的第一次核廢料傾倒作業發生在距離加利福尼亞海岸約80公里的東北太平洋區域。〔27〕除了本土核試驗外,1946至1958年間,美國在馬紹爾群島持續進行了十多年的核試驗,核試驗爆炸總量相當於7200多枚廣島原子彈,相當於試驗期間平均每天有超過1.6枚廣島原子彈爆炸。〔28〕1954年進行的代號為“布拉沃城堡”(Castle Bravo)的核試驗中,一枚核彈產生了1500萬噸TNT的當量,是廣島原子彈威力的1000倍。〔29〕據統計,1946年至1970年間,美國在太平洋的三個地點傾倒了超過55,000桶的放射性廢物。〔30〕當然,密封的固體核廢料傾倒、核爆炸殘留與福島核污染水排放,雖然都涉及核物質、核材料或放射性核素對環境的破壞、污染與次生污染,但其放射性濃度及危害難以直接比較,特別是,諸多核元素損害的後果都存在長期性和潛在性。有說法認為,核燃料充分爆炸後的放射性損害主要以塵埃形式產生,殘留危害相對比較小。但是,就馬紹爾群島而言,仍然有一些島嶼在未來的2.4萬年都禁止進入。〔31〕
海洋是地球的命脈,超過30億人依靠海洋提供的食品生存或以此維持生計;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氧氣由海洋產生,海洋也是數百萬種動植物的家園,在調節地球氣候和天氣模式中發揮主要作用。〔32〕1963年,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Edward N.Lorenz)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提出了“蝴蝶效應”這個理論。他指出,自然界中“無數”的相互聯繫,意味著一隻蝴蝶的扇動可能會引發一場龍捲風。同理,如果我們對自然做出哪怕是微小的改變,“我們永遠不知道如果我們不干擾它會發生什麼”,因為隨後的變化太複雜,太糾纏,無法恢復到以前的狀態。〔33〕
近幾十年來,地球生態變化的趨勢已經非常嚴峻。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佈報告《氣候變化2022:影響、適應和脆弱性》,指出自19世紀以來,全球氣溫已經平均上升了1.1攝氏度,預測將在2040年達到1.5攝氏度的上升幅度。若全球變暖超過2攝氏度,將會帶來更大的災難。〔34〕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的面積近年來也創下2745萬平方千米的歷史紀錄,比北美洲的面積還大。北冰洋的海冰區在快速縮小,目前的面積還不到20世紀80年代的一半,僅存的“最後的冰區”也或將在2100年消失。〔35〕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衹是化石燃料的排放嗎?海洋被放射性污染與氣候變化是否毫無關聯?目前的核輻射檢測並沒能給出答案,也無法驗證“蝴蝶效應”是否可能已在海洋悄然演變。《科學》雜誌最新刊發了《海洋健康的未來》一文,犀利而憂心地指出,“福島第一核電廠有爭議地排放了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水,認為海洋吸收污染物的能力是無限的,同時仍然能夠生產豐富的食物和支持複雜的生態系統,這是錯誤的”;“考慮到海洋的巨大體積,‘公認標準’內的污染物濃度看起來可能很小,但許多有毒物質,即使在低濃度下,也會在細胞、生物體、種群和生態系統層面引起亞致死反應,從而影響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利用海洋作為無數廢物的傾倒場的情況仍在繼續,這是不可原諒的”。〔36〕
註釋:
〔1〕參見金嬴:《福島核污染水問題的生成、發展與深層動因分析》,載《日本學刊》2023年第2期第36頁。
〔2〕《蓄謀已久 何談誠信——起底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決策前後》,新華網,2023年8月24日,http://www.news.cn/world/2023-08/24/c_1129820498.htm。
〔3〕羅歡欣:《論核污染損害的國際索賠問題——馬紹爾群島對美國索賠的實踐及啟示》,載《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23年第5期,第103頁。
〔4〕參見《一年後反思: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國家能源局 ,http://www.nea.gov.cn/2012-05/09/c_131576233.htm。
〔5〕“一年後反思: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國家能源局,http://www.nea.gov.cn/2012-05/09/c_131576233.htm。
〔6〕參見《柄谷行人談反核反野田內閣運動》,《東方早報》2012年11月14日。
〔7〕Naoto Kan: “Japan Was Invaded by an Invisible Enemy”,Frontline, https://www.pbs.org/wgbh/frontline/article/naoto-kan-japan-was-invaded-by-an-invisible-enemy/.
〔8〕羅歡欣,《人民網三評“福島核污染水處理”之一:IAEA報告絕不是“通行證”》,人民網,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718/c1002-40037798.html。
〔9〕羅歡欣,《日本核污水排海問題的綜合法律解讀——對國際法與國內法上責任救濟規定的統籌分析》,載《日本學刊》2021年第4期,第37頁。
〔10〕IAEA Comprehensive Report on the Safety Review of the ALPS-Treated Water at TEPCO’s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Station, IAEA, 2023.
〔11〕羅歡欣,《人民網三評“福島核污染水處理”之一:IAEA報告絕不是“通行證”》,人民網,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718/c1002-40037798.html。
〔12〕For Greenpeace’s radiation survey over ten years, see “Fukushima 2011-2020”,https://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press-release/61364/japan-announces-date-for-fukushima-radioactive-water-release/。還可參見:“污染水、2物質基準超福島第一、トリチウム以外検出‘保管上は問題なぃ’”、《朝日新聞》20l8年8月2l日:“污染水、淨化後も基準值超之89萬トンの8割超福島第一”、《朝日新聞》20l8年8月29日。
〔13〕金嬴:《福島核污染水問題的生成、發展與深層動因分析》,載《日本學刊》2023年第2期,第50頁。
〔14〕《IAEA評估技術工作組中國專家透露令人驚訝情況》,國家原子能機構,https://www.caea.gov.cn/n6760338/n6760343/c10067702/content.html。
〔15〕 參見金嬴:《福島核污染水問題的生成、發展與深層動因分析》,載《日本學刊》2023年第2期,第40—50頁。
〔16〕日本國駐華大使館,《處理水相關Q&A》(2021年5月26),https://www.cn.emb-japan.go.jp/itpr_zh/00_000485_00104.html。
〔17〕青山道夫“‘人類の4度目の失敗’が引き起こした地球規模の海洋污染”、《世界》20l4年l月號。
〔18〕參見:“2號機、污染水l000ミリシーベルト超l5分で被曝上限 福島原発事故”、《朝日新聞》20ll年3月28日。同時參見金嬴:《福島核污染水問題的生成、發展與深層動因分析》,載《日本學刊》2023年第2期第38—39頁。
〔19〕《新聞調查:揭露福島核廢水真相 各國專家這樣說》,京報網,https://news.bjd.com.cn/2023/07/09/10489927.shtml。
〔20〕《對中國政府關於ALPS處理水向海洋釋放相關評論的回答》,2023年9月4日,日本國駐華大使館(emb-japan.go.jp),https://www.cn.emb-japan.go.jp/itpr_zh/11_000001_00194.html。
〔21〕岳林煒、馬菲等:《各方持續敦促日本不得擅自啟動核污染水排海——“太平洋不是日本丟棄核廢料的垃圾場”》,《人民日報 》2023年02月08日第16 版。
〔22〕羅歡欣:《國際觀察:福島核污染水危害不可估量 日本強推排海計畫違反國際法》,人民網,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19/c1002-40017219.html。
〔23〕在國際責任法領域,目前有“國際不法行為責任”和“國際法不加禁止行為產生損害後果(跨界損害)的責任”兩種責任形態。在法律上界定某種行為的性質,通常有合法與非法兩個最基本的判斷。但是,當現有法律並不足以或不必要確切地對某行為作出合法或非法評價的時候,還存在一種“法律不加禁止的行為”,即該行為不被明確地定性為非法,但也不能將之簡單地等同於合法。對於國家實施的即便是法律不加禁止的某些行為,衹要造成跨界損害的後果,也應當承擔責任。參見羅歡欣:《日本核污水排海問題的綜合法律解讀——對國際法與國內法上責任救濟規定的統籌分析》,《日本學刊》2021年第4期。
〔24〕羅歡欣:《日本核污水排海問題的綜合法律解讀——對國際法與國內法上責任救濟規定的統籌分析》,載《日本學刊》2021年第4期,第57頁。
〔25〕海關總署公告2023年第103號(關於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的公告),http://gdfs.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2480148/5274475/index.html。
〔26〕羅歡欣:《論核污染損害的國際索賠問題——馬紹爾群島對美國索賠的實踐及啟示》,載《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23年第5期,第83-103頁。
〔27〕D. P. Calmet, "Ocean Disposal of Radioactive Waste: Status Report,"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 Bull. 31, No. 4, 47 (April 1989).
〔28〕Davor Pevec, “The Marshall Islands Nuclear Claims Tribunal: The Claims of the Enewetak People,” Denv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Policy, Vol. 35, No. 1(2006), p. 221. Also see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oss-of-Use Damages from U.S. Nuclear Testing in the Marshall Islands: Analysis of the Nuclear Claims Tribunal’s Methodology and Alternative Estimates (RL33029), Salvatore Lazzari, Washington: Library of Congress, 12 August 2005, p.1.
〔29〕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oss-of-Use Damages from U.S. Nuclear Testing in the Marshall Islands: Analysis of the Nuclear Claims Tribunal’s Methodology and Alternative Estimates (RL33029), Salvatore Lazzari, Washington: Library of Congress, 12 August 2005, p.1;U.S. Embassy in the 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 “The Legacy of U.S. Nuclear Testing and Radiation Exposure in the Marshall Islands,” on U.S. Embassy in the 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 Website, https://mh.usembassy.gov/the-legacy-of-u-s-nuclear-testing-and-radiation-exposure-in-the-marshall-islands/ [2023-06-08].
〔30〕Leila Mead: “The Ocean Is Not a Dumping Ground: Fifty Years of Regulating Ocean Dumping”, STILL ONLY ONE EARTH: Lessons from 50 years of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ISD) , BRIEF #28, December 2021, p.4.
〔31〕Center for Political Ecology, Environment, Health, and other human Rights Concerns Associated with Nuclear Weapons Testing, Fallout, Involuntary Displacement, Human Subject Experimentation, and the Failure to Achieve Durable Solutions that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Safeguard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 of the Marshall Islands (Submiss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al Periodic Review of the 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 Second Cycle, Twenty Second Session of the UPR, Human Rights Council April - May 2015), 15 September 2014, pp. 2-6, paras. 5-14. Davor Pevec, “The Marshall Islands Nuclear Claims Tribunal: The Claims of the Enewetak People,” Denv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Policy, Vo. 35, No. 1(2006), pp. 223-226. Sally Clark, “Nuclear Tragedy in the Marshall Islands,”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25 May 2022, https://thebulletin.org/2022/05/nuclear-tragedy-in-the-marshall-islands/ [2023-06-08].
〔32〕Leila Mead: “The Ocean Is Not a Dumping Ground: Fifty Years of Regulating Ocean Dumping”, STILL ONLY ONE EARTH: Lessons from 50 years of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ISD) , BRIEF #28, December 2021, p.2.
〔33〕Nathan Chandler, What Is the Butterfly Effect and How Do We Misunderstand It? 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math-concepts/chaos-theory.htm, Jun 9, 2023.
〔34〕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ion and Vulnerability, https://report.ipcc.ch/ar6wg2/pdf/IPCC_AR6_WGII_FinalDraft_FullReport.pdf.
〔35〕張佳欣:《北冰洋“最後的冰區”或2100年消失》,中國科學院,https://www.cas.cn/kj/202110/t20211015_4809686.shtml。
〔36〕ROBERT RICHMOND AND KEN BUESSELER, ”The Future of Ocean Health”, Science, Vol 381, Issue 6661, 31 Aug 2023, p.927.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11月號,總第3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