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城市治理不但要體現工具化共享和信息化共享,更重要的是突出價值共享,促進居民之間的觀念相和、公共治理的相融。“向前一步”,傳遞著為民服務的主動性與責任心。當大家直觀感知自己“被看到”“被傾聽”“被重視”,這樣的參與感,本身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不斷拉近民生政策與廣大市民的距離,引導千家萬戶與公共目標同頻共振,就是在為政策方案順利落地積累支持,就是在為城市治理凝聚力量。
打開“加梯地圖”,本市16區各社區、樓棟及單元的基礎信息、加梯現狀、是否具備加梯條件等全部一目了然,若自家單元適宜加裝,還可在線“一鍵申請”,並借“VR體驗”身臨其境感受加梯效果……近日,北京“加梯地圖(1.0版)”甫一上線,便引發強勢圍觀。
老樓加裝電梯,是民生所盼,亦是難中之難。自2017年以來,從開啟試點、簡化審批,到全市推廣財政補貼,再到啟動門檻逐步降低……北京邊摸索邊優化、不斷見招拆招,盡可能地減少摩擦、彌合分歧,為越來越多市民帶去“上下樓”的方便。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本市已累計完成加裝電梯3550部。按計劃,2024年還將實現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隨著“加梯地圖”火熱推出,全市“大數據”透明共享,個體訴求“一鍵申請”,推進效率必將進一步提升。
“加梯地圖”,是操作指南,也是摸底報告。一年來,相關部門組織各區對本轄區市屬老舊小區約2萬多棟既有多層住宅樓、10萬餘個單元摸排評估。“加梯地圖”所呈現出的集成數據,背後是不厭其“繁”的基礎性工作。如相關負責人所言,摸清底賬、梳理民意,就是為了更快響應居民訴求,更加精準破解難題。通過這麼一張圖,既統籌了全市數據、也說清了現實情況,更架起便捷的溝通橋梁,讓此前相對麻煩的申請流程變為“一鍵直達”。
“向前一步”,傳遞著為民服務的主動性與責任心。隨著北京城市治理進入存量優化階段,像加裝電梯這般牽扯眾多、利益掣肘、訴求不一的議題不少。就以居民家門口的事來說,從老樓修繕加固,到管線改造更新,從社區安全保潔,到車位車棚供給,種種細節安排,大家都可能各有各的想法和偏好。面對此類問題,必須充分做足前期工作,全面收集民情民意,並盡可能創造溝通討論的條件。前期交流碰撞越充分,越讓人直觀感受利弊、深度參與過程,越可能最終形成符合大多數人利益和意願的理性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