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大陸多地舉辦兩岸經貿交流與洽談會,台灣工業總會、商業總會、三三企業交流會、工商協進會、兩岸農漁業交流發展投資協會等島內主要工商團體、農漁業界相繼訪陸考察,表達希望對於兩岸經濟深入發展,供應鏈、產業鏈進一步強化的強烈呼聲。
3. 文化與社會交往成效
高等教育已經成為兩岸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對推動其他領域的融合發展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高校間合作交流緊密,2023年大陸共有412所高校面向台灣同胞招生,較2018年多了108所⑨,福建省與台灣眾多高校簽署500餘份合作交流協議,高教系統科研管理人員赴台展開交流學習纍計三千批次、兩萬人次,⑩兩千多名台灣青年學者在大陸高校任教。此外,媽祖文化、祭孔文化等文化同根同源交流不斷,對打破兩岸文化隔絕狀態發揮重要作用;兩岸同胞同文同種,文化相通,影視劇、流行用語、流行音樂與歌手等流行文化方面實現“雙向奔赴”、“同頻共振”;兩岸體育交流不斷發展,1988年兩岸武術界在福建首次交流,1995年之後轉變為雙向直接交流。2023年亞運會中國台北代表團派出500餘名運動員參賽,創歷史之最。
國台辦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台胞辦理一次性和五年期台胞證的人數均有程度不同的增加,從福建口岸入境的台胞同比增加2.6倍。2023年上半年台胞來大陸次數較前一年同比增長七倍,約300萬人次,⑪並且兩岸青年注入鮮活力量成為其中最活躍的群體,體現在暑期交流與文化活動等方面。從2009年至2021年,21個省區市已經批准設立79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023年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中,“融”字以最高票數當選,充分反映兩岸民眾的美好願望,也是兩岸融合發展中台灣同胞兩岸融合認同的成果體現。
三、兩岸融合認同的構建與挑戰
(一)概念界定
“認同”(identity)一詞源於拉丁文“idem”,原意為“the same”,16世紀在英語中用於代數和邏輯學領域,直到20世紀50年代之後才在社會科學中流行並普及開來,而後延伸至族群、國家等社會群體概念。認同是社會群體成員在認識和情感上的同化過程,具有穩定的歸屬關係,個體認同可以通過社會互動形成群體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