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兩岸融合認同而言,不是族群性或與生俱來的,而是文化性和社會性的歸屬感,是自我認同與社會互動的產物。台灣問題不是民族對抗的範疇,而是中國內戰的結果。民眾作為個體而存在,總是認同特定的群體或把自己作為群體的一部分,並且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對待群體。經過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等人的“台獨”教化,台灣民眾對於大陸的認同感降低、敵對情緒明顯上升;連戰、馬英九等人加強與大陸的交流合作,則有利於增進台灣民眾的感情與認同聚合。
(二)兩岸融合認同的要素構建
1. 文化認同
每種文化都有其獨特性與價值系統,能夠為生長在這一文化中的成員所瞭解。文化認同可理解為對社會或個人同群體間共同文化的確認,是社會屬性與文化屬性的集合,體現著特殊取向的價值觀。
達到“心靈契合”是文化認同的重要表現與特徵,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岸之間同根同源存在眾多的文化共識,這些能夠作為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而存在。在定期與不定期的共同活動中集體記憶得到加強,進而影響著對於文化的認同。
文化認同是民族和國家認同的基礎,而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獨特標識,對於中華文化的認同實際上就是對中華民族的認同。
2. 民族認同
民族認同是一個民族的人民對其自然及文化傾向的認可與共識,這種認同包括對於國族歸屬的認知和情感的依附。在民族認同中存在著原生論和工具論兩種相對立的理論:在原生論看來,能夠維持穩定和延續的因素不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而工具論則認為隨著場景的變化,成員會更加傾向於理性選擇。⑫這兩種理論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在不同的時期受到人們認同側重點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的重要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