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月刊:如何提升台灣民眾兩岸融合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25-01-13 00:09:20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民族認同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並且能在社會穩定和持續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⑬;在認同的反復進行中,認同者能夠感受到心理的滿足與行為的互惠。鄧小平曾言:“台灣同大陸統一首先是個民族問題,民族感情問題。”在兩岸關係中面對積極與消極的民族認同,就應當充分發揮民族認同的積極性使台灣同胞自發地、主動地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等充滿感情,從而激發其兩岸融合認同。

  3. 制度認同

  制度是行為的規範或準則,制度認同是公民在價值上對於制度體系的承認與肯定,並自願遵守與維護,內在包含著兩個方面:一是對於價值的肯定,二是將肯定轉化為行動的趨勢與取向。⑭公民認同、權力強制和意識控制等因素會影響人們對於制度的認同,⑮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權力強制和意識控制已不能夠完全奏效,衹有體現公共理性精神的制度,才能夠得到具有理性辨識能力民眾的自覺遵循與認同。

  目前兩岸尚未完全統一,而在民進黨“去中國化”政策影響下,重構台灣的“集體記憶”,導致台灣同胞中尤其青年一代對制度認同問題呈現出令人擔憂的“認同混亂”現狀,且無法在短時間內立刻改變。通過加強兩岸之間的往來與融合發展,建立滿足台灣同胞切實需求的利益調節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⑯,循序漸進地重新構建起台灣同胞的制度認同,培養台灣同胞對兩岸融合發展的制度認同感,有助於和平解決台灣問題。

  (三)提升台灣民眾兩岸融合認同中的挑戰

  1. 文化認同的挑戰

  從歷史上來看,1895年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發展成其殖民地,為切斷大陸與台灣之間的聯繫實行一系列“隔絕同化”政策。在日本殖民者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統治之下,幾十年間台灣民眾被迫接受皇民文化,導致“日本情結”的形成與膨脹、台日之間互動加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台灣同胞的大陸情結、祖國情結,並直接影響台灣同胞的文化認同感、兩岸認同感。

  在此背景下台灣的“本土化”運動發展起來,經過反西方化、反國民黨化,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已經逐漸出現了“反中國化”。民進黨上台後,為了倡導台灣文化主體性,主張台灣文化屬於海洋文化的性質,由漢文化、原住民文化和西班牙、荷蘭、日本、美國的文化所組成,與中國文化的大陸文化有著本質的不同,還鼓吹台灣命運共同體、提倡台語運動。這一系列文化主張中的“去中國化”本質上存在著一種政治動向,企圖“尋求具有健康內涵的現代國民意識”“建立一新的現代化國家”,即“文化台獨”。尤其在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期間篡改歷史教科書:通過將中國史大幅精簡併入東亞史中、將“我國”“本國”改成“中國”、弱化殖民統治等肆意抹殺、違逆歷史的行為改變台灣年輕一代的歷史記憶,強化其台灣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