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創辦於新中國成立以後,是得到中央支持的愛國愛澳中文媒體。在此之前澳門《大眾報》、《華僑報》創辦時間要比《澳門日報》來得早,但到20世紀80年代末,澳門日報經過不懈努力已經成為澳門最大中文媒體。1988年,其全部員工有180多人,出版20-30張紙,多元經營,擁有一家出版社與書店,從事貿易服務,參與澳門百萬公益行與報導。在珠海與廣州設立辦事處。與其他一些媒體不同,《澳門日報》很早走上一條自負盈虧的媒體運營之道,是全球第一家啟用北大方正彩色激光照排系統的港澳媒體。在澳門回歸的過渡期,負責《澳門日報》的社長是李成俊、總編輯是李鵬翥等。現任董事長為陸波,是我在《澳門日報》工作時的年輕有活力的採訪課副主任。
因此,我與澳門結緣。但因研究側重點不同,我對香港情況的瞭解遠不如對澳門的瞭解,畢竟在《澳門日報》期間,恰遇中英與中葡談判之後兩地進入回歸過渡期的重要時期,個人有幸參與澳門基本法起草媒體宣傳及後來迎接澳門回歸的部分媒體報導,與澳門同胞一道見證澳門回歸過程,對澳門為何能平穩回歸,在回歸後成功實踐一國兩制有更直觀的認識。
鑒於在澳門工作的經驗,鑒於曾經系統研究粵港澳關係史,鑒於過去十多年從事台灣問題研究的一些學術經歷,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澳門如何做好過渡期的一些學術觀察,也行會對未來台灣問題的解決提供有益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