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難從嚴’不能和‘實戰化’畫等號。現在很多指揮員的戰場認知是‘碎片化’的,好比‘盲人摸象’,將來打仗要吃大虧。”一位將軍如是說:有的部隊組織戰術訓練,戰士不管什麼時候都斜著端槍,這是美國大片看多了。我軍教材講得很清楚,屈身前進、匍匐前進、滾進、躍進都有不同的持槍動作,要根據敵情來選擇。不看敵情,不管三七二十一,這樣的戰術就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碎片化”的認知映射不出戰場全貌,“迷霧”不散,訓練就會偏離“靶心”。如果不能辨明未來戰場的方向,訓練越是從難從嚴,越可能脫離實戰,走得越久就離目標越遠,甚至南轅北轍。能打仗、打勝仗,必須強化信息主導、體系支撐、精兵作戰、聯合制勝的觀念,樹立起新的“戰場觀”。
新型作戰力量融入體系,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戰場,更需要我們重新設計今天的訓練、規劃明天的戰爭——
未來不能去適應,只能去創造
飛起來的陸軍怎麼打?
年終這場實兵演練,陸航指揮員首次執掌“帥印”,一道道作戰指令,從飛翔的“中軍帳”裡傳往海上艦艇、火炮陣地和裝甲集群,引導並聚合起了各類作戰要素、各個作戰單元,精確高效……
“傳統作戰,陸軍趴在地上;插翅飛起來的陸軍,從籌劃、指揮,到組織戰鬥有了很多新辦法。” 談起設計這次演習時的非常之筆,廣州軍區司令部作戰部部長周尚平語氣堅定。
飛起來的不僅是一場戰鬥,更是一種戰場觀。探訪中,記者進一步了解到,隨著預警機、電子對抗部隊、陸軍航空兵、特種作戰部隊等多種新型作戰力量融入作戰體系,顛覆了許多傳統的作戰思路,三軍演兵場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為我們的戰法創新、戰略運用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創造空間。
飛起來的還有一種理解戰爭的思維——放眼戰爭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仗是打出來的,也是設計出來的。當二戰前夕古德里安用汽車代替坦克積極演練裝甲集群戰術時,法國敗亡的慘劇似乎已埋下了伏筆。德軍的勝利,勝就勝在戰場觀念領先、訓練設計領先。
未來不能去適應,只能去創造。戰勝下一個敵人,不僅需要規劃戰爭,更需要設計訓練,最終實現“像打仗一樣訓練”和“像訓練一樣打仗”相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