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4日電/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提上日程。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起點上,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跨過1萬美元大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十四五”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
證券時報發表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慶文章表示, “十四五”時期,中國仍處於重大戰略機遇期。習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洞察世情國情的變化,深入把握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正確認識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所面臨的各種機遇和挑戰、制定科學的戰略目標、採取科學的戰略舉措提供了科學指導。
在人均GDP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後,中國由高速增長階段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並不等於發展機遇的減少。日本、韓國等國的經驗表明,從中等收入經濟體到中高收入經濟體的跨越,對一個國家而言不是簡單數量的增長,而是各方面質的飛躍。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中國經濟的巨大體量和廣闊市場、全民教育提升帶來的豐富人力資本、全球最為健全高效的產業鏈和物流體系,是我們面對戰略機遇期的基礎和底氣。中國高效的決策體制和強大的社會組織動員能力,為戰略機遇期提供了制度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快速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積聚力量,世界經濟新舊動能轉換處於關鍵期。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中國經濟的發展空間可能更加廣闊。
中國面臨的國內外挑戰同樣巨大。首先,中國需要降低對債務驅動增長模式的依賴,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均衡。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通過大規模刺激實現了經濟迅速復甦,很大程度上熨平了經濟周期波動。其代價是,近年來全社會杠杆率快速上升,房價等資產價格大幅上漲,金融體系風險加大。黨的十九大報告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列為實現全面小康的三大攻堅戰之首,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在全社會杠杆率已經處於較高水平的情況下,穩杠杆、防風險的任務是長期性的。這既需要宏觀政策的跨周期調節設計,也需要市場主體發展觀念的改變。
其次,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中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的高峰出現在2014年,其後開始逐年回落。2015年10月,中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帶來了新生人口的短暫回升。但是,近年來人口基數下降帶來的一孩數量減少效應已經超過了二孩放開政策帶來的生育紅利。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後續同樣不容樂觀。據估計,2035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到中國總人口的23%以上,老年人口撫養比將達到35%左右。2019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2.6%,相比之下美日韓老年人口比重達12.6%時人均GDP均在2.4萬美元以上,而中國僅1萬美元。未富先老也許危言聳聽,但邊富邊老對經濟和社會的挑戰同樣巨大。
第三,中國面臨的外部發展環境日趨複雜。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國作為新興大國崛起的趨勢難以逆轉。但是,美國作為目前世界的頭號強國,仍然在科技和軍事層面占據較大優勢,通過各種手段遏制中國發展。
同時,全球經濟不平等和貧富分化加劇,民粹主義、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多邊主義和多邊貿易體系受到嚴重衝擊。特朗普政府在經過短暫的對華接觸試探後,迅速調整此前接觸與遏制兼顧的對華戰略,把中國視為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加以遏制。中美貿易衝突從緩到急,雙邊衝突向地緣、科技、金融甚至意識形態等諸多領域快速擴展,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一個現實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