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9日電/今年4月,俄羅斯軍隊在克里米亞舉行了一場大規模跨軍種演習,有40餘艘艦艇、約200架飛機參與。其中,摩爾多維亞號氣墊登陸艇格外引人注目。
早在2019年,就有俄羅斯海軍高層稱,摩爾多維亞號氣墊登陸艇將迎來新升級。這次跨軍種演習中,該艇一展身手,更加顯示出俄方對該型氣墊登陸艇的倚重。
不僅是俄軍,美軍也很重視對氣墊登陸艇的運用。在近日測試新型無人岸艦導彈實射效果時,運送無人岸艦導彈車的是LCAC氣墊登陸艇。此外,該國新一代氣墊登陸艇——SSC的批量生產合同也已簽定。
從世界範圍看,各國對氣墊登陸艇的重視程度在增加。尤其是隨著兩棲攻擊艦和新型船塢登陸艦等裝備平台的列裝,作為登陸力量重要的組成部分,氣墊登陸艇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今天的“兵器廣角”,讓我們走近氣墊登陸艇。
“裙裝”加身,凌波飛馳
在兩棲登陸作戰行動中,氣墊登陸艇是一種獨特的存在。
從外形上看,這種鐘愛“裙裝”的艦艇不可避免地帶有柔性的觀感。事實上,它卻是強大攻擊力的標誌,一旦出現在戰場便意味著源源不斷的摧毀與打擊。
從世界範圍來看,大多數氣墊登陸艇自身所配備武器裝備較少、火力較弱。少數氣墊登陸艇則配備著數量和質量均可觀的武器裝備,甚至可對岸上目標進行攻擊。氣墊登陸艇真正的威力來自所搭載的對象——坦克、步戰車、導彈發射車以及相應的登陸部隊。從這種意義上講,氣墊登陸艇更像是“火力搬運工”。
當前,在研製氣墊登陸艇過程中,各國對這種“火力搬運”能力的重視,顯然超過對氣墊登陸艇自身所配備武器裝備水平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