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一些國家不再盲目追求高精尖的技術水平,而是把實戰實用擺在首位。
法國簽訂了新一代航母首批重大項目合同,預警機、彈射攔阻裝置延續外購方式,以降低難度、加快進度。印度海軍啟動第二艘國產航母建造計劃,細節上變化不大。
日本海上自衛隊、土耳其和韓國海軍均首次在兩棲艦上成功進行了有人戰機或者無人戰機降落,體現了企圖獲得航母戰力的折中選擇。
今年以來,美海軍的航母疲於奔命,已發生多次超期部署情況。在其他水面艦艇發展方面,美海軍也體現出務實態度。
4月,美海軍首艘星座級護衛艦鋪設龍骨,這型戰艦從一開始就確定採用“成熟的貨架技術”。半年後,首艘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Flight II型下水,和原型相比,它捨棄了一些昂貴的技術裝備。
部分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舊艦依舊在延期服役。此外,美海軍今年重拾“冷戰配置”,組織了“轉移式海上再裝填”試驗,同時發布了近幾十年來首次建造中型登陸艦的招標公告。
今年,英國皇家海軍下水1艘26型護衛艦,開工建造1艘31型護衛艦。兩型護衛艦高低搭配,這是該國海軍權衡利弊後作出的無奈選擇。
芬蘭、加拿大、挪威3國啟動了各自大規模的造艦計劃,以應對日益緊張的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