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助理教授王智盛(中評社 王永雪攝) |
中評社上海8月18日電(記者 王永雪)上海台灣研究所、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台海研究》雜誌、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及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8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聯合舉辦“甲午戰爭反思暨兩岸海洋合作”學術研討會。台灣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助理教授王智盛在會上表示,兩岸常態化海上聯合搜救機制的形成要件,從務實面切入的話,包括人員整合、勤指中心整合及艦艇執勤整合。
王智盛表示,近年來海峽兩岸情勢趨於和緩,如何在既有的“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經驗基礎上,建立常態化的海上聯合搜救及人道救援機制,甚至逐步從金廈逐步拓展南海,共同建構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機制,實為兩岸海洋合作值得探索的重要議題之一。
王智盛認為,人道救援乃普世價值,且無國界之劃分,整合兩岸海難搜救資源,共同維護台灣海峽航行安全及海洋環境並建立區域性合作機制,是善盡人道救援義務的重要一環。
王智盛指出,從人道救援的普世價值來看,兩岸僅以台灣海峽相隔,當周邊海域或國家發生重大海難時,雙方或鄰近國家若能“就近”、“就便”支持,實時投入,將能有效化解危機。兩岸未來應基於地緣關係的緊密相連,對於海上救助事務進行更充分的合作、共享相關資源。
以往兩岸的專家學者在談到建立互信時,總是將範圍局限在台海傳統安全(軍事)的考慮上,卻忽略了海上非傳統安全的部份。王智盛認為,兩岸建立常態性聯合搜救機制的互信要件至少應包括以下項目:
1.建立決策層級的熱線機制。2.海事案件通報機制--即海事案件發生後要如何通報另一方的標準作業流程。3.相關專業人員之交流。4.建立防災監管機制。5.船舶出港前的安檢作業及海上階段的航管作業標準化。6.海上搜救事務主管機關定期進行雙邊對話及溝通7.舉辦與海上搜救及航行安全有關之學術或實務研討會。
兩岸處於當前的內外政治環境下,欲在可預見之未來透過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走到“兩岸和平協議”的可能性不大。王智盛認為,對台灣而言,美國的態度固然是重要考慮之一,但真正讓台灣人民感到不放心的,還是對中國大陸的“信任度”,因此要走入深水區談判之前,雙方勢必要先從建立輕型的互信機制著手,逐步達到逐步能讓雙方“放心”的地步。筆者以為,兩岸當局應從非傳統安全領域中的海上人道救援開始,積極思考將已辦過三屆的海上聯合搜救演練,提升成常態化機制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