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記者 鄧冠英編譯報道)美國雜誌《國家利益》刊登國家戰爭學院中一名海軍軍官克里斯托弗·沙曼(Christopher Sharman)的文章,介紹美國國防大學的一項專題研究,其中梳理了中國海軍自2004年以來的行動,並指出將“遠洋防禦”融入海洋戰略,是中國海軍的近期目標。全文編譯如下: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執行任務的頻率、時間、離岸距離以及任務的複雜度均有所上升。
中國不僅在印度洋長期維持小型反海盜護航艦隊,還將海軍超越第一島鏈的運作與演習常規化,第一島鏈包括日俄附近的千島群島,琉球群島,台灣以及菲律賓婆羅洲島。這些變化說明了解放軍海軍能力正在成長,中國海洋戰略變化的前景以及中國海軍地緣角色在擴張。
中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部署已經進化了。他們從多由水面艦艇組成的單支艦隊發展到包含潛水艇,水面船艦,無人機以及固定翼飛機等多隊伍協同操作,演習行動也從按部就班模式進步至無規則模式。中國海軍還逐步向西太平洋增加部署,在第一島鏈之外的部署從數艘艦艇,到同時派出多於12艘船艦與潛水艇。
自2004年起,中國海軍在近海(即渤海灣,黃海,中國東海,台灣海峽以及中國南海)的部署與演習,是實現中國當前近海活躍的防衛戰略的革命性步伐。然而,向西太平洋的更深處進行常規部署,有利於中國海軍建設在遠海操作的能力,並有助於他們開始實施包含“遠洋防禦”與遠海作戰能力的新海洋戰略。此概念與中國海軍宣佈的目標與訓練要求一致,但是尚未被編入中國當前的海洋戰略之中。
《中國走出去:新海洋戰略的跳板(China Moves Out: Stepping Stones Toward a New Maritime Strategy)》是國防大學一項新課題,用中日兩國的傳媒報道追蹤中國自2004年以來在西太平洋的部署。這些信息足供分析中國海軍如何將其在不熟悉水域的運作常態化,而常態化的過程又可應用於理解中國海軍未來在將“遠洋防禦”融入現存海洋戰略的動作。分析中國在西太平洋的部署,有助於拓寬對中國海洋戰略的討論,並說明中國海軍戰略與行動目標。本文會展示上述文章的一些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