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三男生拍紀錄片 自稱教育體制內的孩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0 13:56:54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一個高三學生完成了一部關於高三的紀錄片。影片開始時,一張張苦悶的臉在重複著“所有人都一樣”這句話,到了結尾,變成“所有人都不一樣”。

  上海市控江中學高三學生唐潤鏵在高中生涯的最後階段,做起了導演、編劇、攝像和剪輯,一個人完成了紀錄片《考在上海》。在這部24分鐘的“電影”裡,“演員”是他的同班同學,“劇情”就是整個高三生活。

  鏡頭掃過夏日的操場,掃過紅旗旁的教學樓,掃過課本和粉筆,最終定格在高三學生的面孔上。

  背景音裡的蟬鳴換成高音喇叭裡勵志的語言,橱窗裡的海報換成各大名校顯眼的校徽。高三前的動員大會上,剛剛考入大學的學長分享著高考(精品課)的經驗,台下400名穿著夏季校服的准高三學生或托著腮、或抱著肩、或歪著頭,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畫面有些抖動,唐潤鏵用“仰臥起坐到一半”的姿勢,舉著單反相機對著神態相差無幾的那些臉,他既想將身後的大屏幕裝進相框,又不想擋住後面的同學。在這場動員大會中,唐潤鏵在心裡說,“該來的終於來了”。

  對於二三線城市的學子而言,高考是一條艱難卻極為有效的出路,人們對於高三的想象大多停留在擁擠的教室、壘得高高的課本、被精確計算到秒的時間上。

  在這所能望見東方明珠的校園裡,儘管高三並不那麼令人窒息,所有人還是拼盡全力,包括已經申請了美國的大學的唐潤鏵。

  他把高三的學生比作大海中的一粒沙,無力改變方向,只能祈求下一道浪能把自己拋得更遠。

  同學朱澤楠對此深有體會。這個愛笑的女孩認為,不用參加高考的“旁觀者”唐潤鏵,比自己這個“當局者”看得更清楚。在高三第一學期的5次考試中,她為了提高7分,連續一個月每天刷兩套試卷,“有一種不得不拼的慣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