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山師父及義工們在北海道場鬥口歡迎貴賓。(照片:中評社) |
以下是聯合晚報發行人黃年先生為《菩提樹下談政治》,所寫的序:“達摩之智、觀音之慈”。原文刊登如下:
張亞中教授在本書說:學佛,悟佛,行佛。
亞中是一位智慧與實踐雙修的公共知識份子。智慧:他在世局與兩岸的知識創作上,自完體系,成一家言,本書更輯集了他的一些性情小品,尤見其胸臆之廣博與精微。實踐:他縱橫奔走兩岸政壇學界,甚且走上街頭推倡政治主張,放洋演說,又曾是洪秀柱“道路”(The Way)論述的主要建構者。亞中的智慧,是同體大悲;實踐,是摩頂放踵。
我和亞中是不打不相識。
二〇一〇年我在《聯合報》撰發<“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元旦感思>系列社論六篇(元旦六論),闡述“一中各表/杯子理論/屋頂理論”的兩岸思維。社論刊出後,亞中與黃光國教授、謝大寧教授三人聯名在旺報發表了六篇系列評論<六問聯合報>,闡論他們創議的“一中同表/一中三憲/兩岸統合”,並指“一中各表”等於獨台,等於“台獨”,等於偏安。
我為<六問聯合報>寫了一篇答覆文字,題為<“一中各表”等於“台獨”偏安?>。當時,我一〇六歲的岳父正病篤彌留,我在陪病榻前寫完這篇文稿,於一月二十五日在聯合報刊出。
我在該文指出,<元旦六論>與<六問聯合報>的共同處大於相異處。最大的共同點有二:
一、都是“泛屋頂理論”。例如,<六論>所指的“一中”,是指“第三概念”或“上位概念”的“一中”;此與<六問>“第三憲”所指“一中”應有交集。
二、皆認為北京是主要變數。<六問>指北京不可能接受“一中各表”。<六論>則指,若要北京接受“一中三憲”,則北京自應先接受“一中各表”。因為“一中各表”是“一中三憲”的前提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