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音殿供大眾修持,觀音殿環繞守護的是慈悲三十三觀音身影,三十三觀音以不同的身相度化有緣人。三十三座觀音像以浮雕方式,透過燈光,傳達無窮無盡之感。
。(照片:中評社) |
這篇答文的核心概念是:我認為,就發展面而言,“一中各表”與“一中三憲”是名異實同。六年後的今天,我覺得,我與亞中的相異處仍有,但共同處也更大。只是,我強調的是一中各表的“過程論”,亞中強調的是一中三憲的“目的論”。
我相信,我也期盼,兩岸未來的解決方案可在“一中三憲”的架構下實現。我們可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這類的思考:
一、可用“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杯子理論”,或“一中各表”,來表達“過程論”。這就是亞中所說的“一中兩憲是兩岸的存量”、“在治權方面是互為主體”。
二、也可用“共同締造論”、“大屋頂中國”,或“一中同表”,來表達“目的論”。這也就是亞中所說的“第三憲是兩岸的增量”、“在主權方面是共有主體”。
亞中說:“和平協議”就是在尊重確定兩岸“存量”(一中兩憲)基礎上的“增量”(第三憲)協議。我完全贊同。
亞中主張,兩岸“分治而不分裂”。這應當也是我在“大屋頂中國”中所關注的“主體性(分治政府)”與“連結點(大屋頂中國)”。
若用亞中的語言來說,我們共同認為,沒有“一中兩憲”的存量,即無“一中三憲”的增量。因而,我雖比較關注“一中各表(兩憲)”的“過程論”,亞中則似乎比較注目“一中同表(第三憲)”的“目的論”,但我們同為“九二共識升級版”的支持者。
亞中的“一中三憲”已成兩岸的一幅旗幟,且大陸民間方面向未排擠或否定此論。這是兩岸值得珍惜的一條思維路徑,期待能夠繼續拓寬夯實。
亞中的智慧與實踐,兼有儒、釋、法、墨的風采。儒以天下為己任,釋為同體大悲,法主創規立制,墨是兼愛非攻、摩頂放踵。身軀魁梧的亞中,貌有達摩之智、鍾馗之威,常作兩岸獅子吼;爾今在菩提樹下其言諄諄,必也會令人見到他的觀音之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