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碩士李彬(中評社 王秀中攝) |
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王尹軒則認為,自318占領“國會”運動後,大量自主參與者投入社會運動,甚至加入或成立社運團體成為社會運動的新能量,同時也衝擊原有社運團體生態。他透過近身觀察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的運作過程,就所見現象進行論述分析。他認為,面對困境,在架構重整後的黑島青仍然在過程中未就參與者的組成型態做探究,導致舊有困境仍就浮現。他認為,參與者的多元、多樣及複雜性是新世代社運模式的特點,也是社運團體、組織現下須正視的現象。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莊吟茜提出,新世代對於政治議題炒作的反感比舊世代更強,訴諸藍綠對抗的傳統政治動員形式對他們已沒有太大感召力,“超越藍綠”和提高經濟民生發展水平才是他們更重要的訴求。
台灣新世代的“中間路線”的確是島內的“中間路線”,既有別於藍營的“統一”,也有別於綠營的“台獨”,這對於反對“法理“台獨”,促進島內藍綠和解有積極的一面。但是,站在大陸的角度看,台灣新世代的“中間路線”卻並非真正的“中間路線”,因為它的本質是“事實“台獨”。近年來,台灣新世代傾向於“不統不獨”的比例越來越高,這種對“現狀”的固守未來會妨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乃至統一進程。對此,我們應一分為二地看待。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生陳曉曉以“六都”議會中的青年議員為例,分析了台灣青年政治人物從政行為及對政治生態的影響。她提出, “九合一”選戰結束,眾多青年政治人物上台,媒體都認為年輕人和首投族是勝選關鍵。而實際上台北市選舉人口增加12萬人,首投族也不過3萬多人,高雄市選舉人口同樣增加10萬餘人。但不論是台北市的無黨籍柯文哲或是高雄市綠營陳菊,所得票數都遠大於增加的選舉人數。但是無論原因為何,既定的現實已經擺在面前。台灣的青年政治人物身負選民的期待,將如何書寫屬於他們的時代,將給台灣政壇帶來怎樣的影響,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