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中評社 束沐攝) |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束沐)“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講座”日前在北京大學人文學苑歷史學系舉辦第五講,邀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以“香港與台灣的後華性”為題進行演講。石之瑜指出,“後華性”是運用文化資源識別彼此是華人或不是華人的過程,他回顧了“華人性”與“中華性”的概念內涵,梳理了近百年來南遷華人在東南亞、香港和台灣與當地文化的互動過程。
他認為,從大的歷史趨勢來看,台港兩地華人社會近年來針對“本土文化”的爭論,實際上是東南亞華人社會曾經經歷的過程。但與東南亞不同的是,台港社會近年來對殖民文化的懷念,源自於他們一方面抗拒回歸中原文化,另一方面“土著”找不到的文化母體只能尋求“殖民母國”的文化,而這背後有著深層的歷史原因。他表示,“後華性”以個體為行動單位,跳脫出主權疆界,也許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寬容。
港台華人社會 兼具“差異性”與“正統性”
石之瑜首先從“Chineseness”的概念切入交代了此次演講的背景,他將其解釋為“華人性”與“中華性”兩個層次。其中,“華人性”是南洋學所研究的內容,指的是移居並定居東南亞的華人群體的差異性,而“中華性”是在東北亞和越南的儒學研究過程中出現的概念,指的是某一種文化上的正統性。他指出,差異性和正統性是有區別的的,因為東南亞是歐洲的殖民地,所以當地華人與殖民者有一種共存共生或者對抗的關係,而在東北亞就沒有殖民性,還在試圖研究自己研究的傳統是具有正統性的,彼此之間圍繞正統性還有一些競爭。
石之瑜指出,香港和台灣是同時具有殖民的“Chineseness”和正統的“Chineseness”的地方。他介紹,香港和台灣都有大批的南來者(即南遷漢人)。在台灣,早期移民雖不是知識精英,但後來經過科舉體系的普及培養了一批本地知識精英,而主要象徵正統的還是1949年的大批移民。在香港,明末也有一群維繫中華文化傳統為職志的知識精英南遷,他們很像朝鮮、日本早期的漢學家,這些人有一種天下有為己任的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