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們要做的,是挖這些“頂級專家”的弟子——名家、大家的學生。我曾經幫新加坡大學建立新的學科,實踐證明我的理念是成功的。根據我的經驗,重點就是吸引這些頂尖學者的年輕學生。因為這些頂尖學者的學生可以來香港紮根,他們來了之後還會與他們的老師、同學保持聯絡,他們本身都是很厲害的人,又自然形成了網絡,瞭解科研的前沿、方向,減少彎路。可以專心做好原創科研。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所以我認為,香港“搶”人才,搶一些頂尖的人才是有必要的。有人說請諾獎得主只是“花瓶”,但我認為花瓶也有用,而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會“種花”。最好是兩者兼有。所以我不反對政府拿出一筆相當大的資金來引進世界頂級的人才——必須看到,有些回流的人才也非常厲害,例如中國當年的“千人計劃”,以及韓國成立高等研究院時從美國日本挖了一批人才,他們都創造了非常矚目的成績,成為本國高技術的提供者。但這個不夠,必須還要有輔助——就是我剛剛提到的名家的學生。
當然,現在從外國回來的人質量參差不齊。我的標準是,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人才、是不是頂尖,要過三關:第一,有沒有在外國學過;第二,有沒有在外國幹過;第三,更重要的,有沒有在外國贏過?我需要的是在國外有過實戰經驗,有過硬本領的人才,要有真的贏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