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在全球據點(來源:網頁截圖) |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作者 林曉、旖旎)台當局近年來大力推動“華語文教育”,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大量的“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表面上,這些中心是台灣在國際間推廣中華文化的窗口,但實際上,其策略背後隱藏著“文化台獨”的政治意圖。台當局通過這種方式,在語言上與中國大陸形成區隔,更試圖通過語言教育重塑與建構“台灣文化主體性”。在此過程中,“正體字”“多元文化”和“自由民主”等元素被巧妙包裝,作為建構與大陸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敘事工具,進一步強化台灣的政治和文化身份。然而,儘管台當局不斷強化與大陸文化的區隔,這種“文化台獨”的做法,仍暴露出深層次的文化認同困境。
在台灣的華語文教育體系中,“正體字”(繁體字)占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作為漢字的傳統書寫形式,“正體字”承載了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儘管如此,“正體字”在台灣的華語文教育中卻被逐步建構為“台灣文化”的重要標識。這一轉變並非單純的文化傳承,而是通過強調與大陸簡體字的差異,進一步加深了“台灣文化”與大陸文化的區別。
大陸推行簡體字的初衷,是為降低文盲率、簡化書寫並促進文化普及。自1950年代起,簡體字的推廣不僅讓更多大陸民眾能夠迅速掌握漢字,符合現代化建設的需求,也推動了教育、文化傳播和社會流動。簡體字的普及使得更多民眾有機會參與社會經濟活動,提升了教育水平,增加了社會參與機會。此外,簡體字在漢語教學中的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現在台灣編寫的華語文教材有時也不得不採用在“正體字”旁加注簡體字,或將課文的簡體字版本列為附錄等方式來回應學習者的需求(如《來!學華語》)。但台灣當局在宣傳中卻將簡體字塑造成“文化壓制”和“文化破壞”的象徵。這種批評反映出台灣通過正體字來強化中華文化“正統性”的政治目的,彰顯其文化獨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