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任何以旅遊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城市來說,吸引更多遊客必定是持之不懈的努力,接待更多遊客則是夢想成真的主要途徑。旅遊作為香港經濟的主要支柱,是必須通過吸引大量遊客支撐的;內地遊客多且消費能力高,無論從哪個方面說,香港都是應該傾力接納的。每年4500萬左右人次的內地遊客,對於任何一個旅遊城市來說,無疑是漫天散落的餡餅。可是香港卻在大快朵頤的同時抱怨餡餅有的出現麵糰,為什麼不全部都是肉餡?
誠然,面對大量內地遊客,香港接待能力不足,購物群體龐大引起部分居住在旅遊購物區的民眾生活不便等等。但這是香港內部協調及發展跟不上需求造成的,這種局部的負面影響與香港整體社會獲得的重大利益相比,絕對是不足掛齒。接待能力不足應該通過發展來解決,對部分居民造成的不便應該由香港內部通過利益再分配等方式解決。就是說,香港旅遊業出現的問題,責任在內部,而不在外部,更不應該由前來消費的內地遊客承擔。
其次,香港旅遊業下滑的關鍵問題是什麼?
面對旅遊業零售業的“寒冬”,有不少人提出“抗寒”的建議,也有一些團體採取一些具體措施。比如要內地開放多一些自由行城市,增加來港內地客人的源頭和數量;更有人提出,內地有2000萬人擁有電子旅遊證件,香港要參與審批調節,在保證來港客源的情況下也避免來港人士太多;還有團體聯繫商戶舉辦優惠活動,以求吸引內地客人。這些建議和措施,初衷可能都是好的,但是效果難以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