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30日上午發布了《2012年中國體育用品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國內品牌運動服、運動鞋產品2012年的銷售額,繼2011年之後,再次呈同比下降趨勢。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裝備中心主任李樺表示,變革已成為目前中國體育用品產業的關鍵。國內體育用品行業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迎來了“遍地黃金”的發展機遇,但持續了十幾年的“盛宴”終於落幕,行業洗牌已經開始,未來幾年,一批不能跟上變革步伐的體育用品企業將被淘汰。
“白皮書”披露,2012年國內體育用品上市企業的運動鞋、運動服銷售額,同比上年分別下降了29.69%和19.28%。運動鞋、運動服的生產構成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主體,在2011年之前,以運動鞋、運動服生產企業的高速發展為特征,中國體育用品行業歷經了十幾年的“春天”。一位國內某體育用品企業老總回憶說,當時這個行業被形容為“遍地是黃金”。
春天終究會過去,隨之而來的卻並非夏日。
從2011年開始,一場寒流席捲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十幾年都以兩位數的年增長率發展的國產運動服裝、鞋帽市場,出現了業績見頂跡象,發展放緩、停滯乃至倒退。作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一面旗幟的李寧公司,2009年國內的銷售額曾一度超過阿迪達斯,位居國內第二位。但從2010年開始,公司業績進入下降通道,淨利潤持續下滑,到2012年巨額虧損近20億元,公司股價從2010年4月的32港元一直跌到目前的4.5港元左右,跌幅達八成。李寧公司的業績波動是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一個縮影,一位國內體育用品企業老總坦承,“公司的日子不好過。過去這一年也是公司自成立以來第一次出現銷售額負增長”。
庫存增加,利潤下滑,是國內體育用品企業目前普遍面對的問題。
上世紀90年代後,隨著中國國民收入的增加,消費者對運動服裝、鞋類產品的需求大幅度提升,物美價廉的國產體育用品成為消費者的首選。旺盛的市場需求催生了數量眾多的國內體育用品企業,僅福建晉江一地,運動服裝、鞋類生產企業就多達數千家。
企業產品千篇一律,企業營銷手段多是仿照甚至“山寨”國外品牌。“中國運動服、鞋生產企業的一大問題就是,商品和經營模式同質化嚴重。”李寧今天在2013年中國體育用品業高峰論壇上表示。
2010年以後,隨著收入水平的繼續提高,中國消費者對運動服裝、鞋的需求標準也在提升,物美價廉的產品已經不能對消費者產生足夠的吸引力;製造成本的快速上漲,也在抵消國產體育用品的低價優勢;加之國際體育品牌對華營銷戰略逐步從高端向平民轉變,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面臨的內外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