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習近平的人民觀與如何正確對待台灣同胞
http://www.CRNTT.com   2019-03-24 00:08:53


 
  也可以這樣簡練地作出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民的全面發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甚至可以用這幾個詞彙來加深印象:⑴人民至上。⑵人民參與。⑶人民共享。這就是習近平指出的:“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人民至上: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黨的總書記的習近平首次會見記者,就宣告了他的“人民至上觀”,他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習近平曾經提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即民以見天,明末清初思想家王船山認為,民意代表天意,反映天意。他主張從民心之中看天心,從民意之中看天。習近平也是把人民置於最高位置、最重位置、最佳位置,且是任何人和物都不能取代的位置。

  必須指出,習近平的人民至上觀點與傳統的民本思想中君駕馭民的君民關係是不同的。

  2,人民參與: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十八大以來,中共的顯著工作標誌,就是依照習近平提出的,從“權為民所賦”到“讓人民群眾參與、讓人民群眾做主、讓人民群眾受益、讓人民群眾滿意,真正使群眾成為利益的主體”。

  傳統的民本思想,民的角色往往是被動的。習近平的民本思想中,人民是主人,是佔據主動地位的。

  3,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習近平說:“國家建設是全體人民共同的事業,國家發展過程也是全體人民共享成果的過程。”習近平發展觀的核心理念是“共享”,強調“必須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他還把“共享”上升到社會制度的本質的高度,認為,“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人民共享發展的現實表現,就是最終實現共同富裕。他多次強調,“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可見,在習近平的發展理念中,“共同富裕”與“共享發展”的內涵和要求是一致的。“共享發展”是“共同富裕”的價值理念和理論抽象;“共同富裕”是“共享發展”的實踐邏輯和政策具體。習近平強調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價值層面上表現為“人民共享”的發展觀,在哲學層面上表現為“以人民為中心”的唯物史觀,在實踐層面上表現為“共同富裕”的政策歸依,本質上都是“共享發展”理念在不同層面的展開。②

  習近平的人民共享觀,與傳統的民富思想也有不同。春秋時期的管仲把富民放在首位。他說:“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讓民富裕起來,便於治理,這樣的思想與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是有質的不同的。同樣是富,前者為了治民的便利,後者為了人民的幸福。

  三,習近平的台灣同胞觀

  在全面瞭解了習近平的人民觀之後,必須深入分析習近平的台灣同胞觀。這不是難題,因為習近平關於台灣同胞的論述非常豐富,作為中共領導人,也是突出的一位,足以從他的論述中整理出基本的理論框架來。

  首先要指出的是,習近平在他的講話中基本上不太使用“台灣人民”和“台灣民眾”這兩個詞彙,言必稱台灣同胞。如習近平說:“台灣同胞崇敬祖先、愛土愛鄉、淳樸率真、勤奮打拚,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兩岸同胞一家親,根植於我們共同的血脈和精神,扎根於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文化。我們大家都認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傳承中華文化。在台灣被侵占的50年間,台灣同胞保持著強烈的中華民族意識和牢固的中華文化情感,打心眼里認同自己屬中華民族。這是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的,是不可磨滅的。”習近平還說:“台灣同胞前途繋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同胞都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獲益者。”

  究其道理,習近平是賦予了情感與寄托在台灣同胞一詞之上的:⑴台灣同胞是兩岸一家人、一家親的骨肉同胞。⑵台灣同胞具有中華民族意識和牢固的中華文化情感。⑶台灣同胞一樣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與此相比,“台灣人民”和“台灣民眾”兩詞,就可能顯得太疏遠了、太概念化了,習近平是基本不用的。同樣的,習近平也不用“兩岸人民”一詞,都是用兩岸同胞,其注入感情與寄托的用意就更加明顯。習近平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用活了、創新了很多過去不曾見過的詞彙與概念,很多舊的詞彙往往被取代,或者被弱化,這在對台方面也是一樣的。思想體系的創新,必然也體現在話語體系乃至詞彙的創新運用。

  從習近平在各種場合發表的論述當中,可以獲得習近平的台灣同胞觀的基本要點:

  第一,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同胞一家親。

  非常明確的、不容置疑的,在習近平的思想深處,從來就沒有把台灣同胞當作外人的一絲想法,所以,他從來不對台灣同胞講對外人講的話,而是用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來確認台灣同胞是一家人的地位,同樣運用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來對待台灣同胞。

  習近平說: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不能割斷我們的血脈。回顧台灣走過的歷史,回顧兩岸同胞一路走來的歷程,我有一個深切體會,那就是不管台灣遭遇什麼風雨,不管兩岸關係歷經什麼滄桑,兩岸同胞始終心心相印、守望相助。這告訴了世人一個樸素的道理,那就是兩岸同胞血濃於水。不論是幾百年前跨越“黑水溝”到台灣“討生活”,還是幾十年前遷徙到台灣,廣大台灣同胞都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繫、情之相融,本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兩岸走近、同胞團圓,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沒有什麼力量能把我們割裂開來。兩岸同胞命運與共,彼此沒有解不開的心結。兩岸同胞雖然隔著一道海峽,但命運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民族強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亂,是同胞共同之禍。經歷了近代以來的這麼多風風雨雨,我們對此都有很深刻的體會。③

  從以上論述可知,習近平是從血脈、文化、歷史、民族、意識、命運、心情等等多重思維來論證兩岸同胞是一家人、理應一家親的關係和定位的,充滿了真情厚意。

  第二,理解台灣同胞、尊重台灣同胞。

  這是習近平對待台灣同胞的真實態度。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提出: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習近平還指出,“我們理解台灣同胞因特殊歷史遭遇和不同社會環境而形成的心態,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願意用真誠、善意、親情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習近平並表示:“我知道,台灣同胞因自己的歷史遭遇和社會環境,有著自己特定的心態,包括特殊的歷史悲情心結,有著強烈的當家做主‘出頭天’的意識,珍視台灣現行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我們完全理解台灣同胞的心情。對歷史留給台灣同胞的傷痛,我們感同身受,因為這是中華兒女心頭共同的創傷。”

  理解與尊重,是習近平對台灣同胞的基本態度。兩岸畢竟相隔太久,畢竟社會制度、歷史進程不同,所以,沒有理解就沒有一切。美國前總統威爾遜說:“理解絕對是養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印度詩人哲學家泰戈爾則說:“愛是理解的別名。”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則是對尊重最好的詮釋。總而言之,衹有在理解與尊重的基礎上,對台灣同胞有情有愛,兩岸關係發展才能獲得正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