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兩岸經濟合作使兩岸利益分配多元化和複雜化。隨著兩岸經濟關係的正常化和交流領域的擴大,兩岸經濟交流涉及的群體日益廣泛;同時兩岸經濟關係的轉型升級,也會產生利益再分配效果;兩岸經濟水平的接近和局部競爭性的出現,也使兩岸利益關係趨於複雜。但總體看,經濟合作對兩岸多數民眾特別是島內民眾的利益遠大於衝擊。近些時間以來,兩岸經濟合作成果在台灣島內被指責為“財團獲益”、民眾無感,正是一種政治力與利益分配複雜化糾葛的產物。事實上,兩岸貿易投資本來以企業為主體,多數民眾並非直接參與,只能間接受益;而且兩岸經貿往來在台灣本來也是以中小企業為主,正是中小企業掀起第一次轉移大陸的投資潮,財團和大企業進入大陸市場反而較晚,台灣金融機構開拓大陸市場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所謂兩岸經濟合作成果“財團化”與事實嚴重不符。當然,也要看到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成果直接受益面不夠寬的一面,擴大兩岸經濟合作成果的直接受益群體,一方面需要雙方公權力部門推進有利於社會公平的再分配,另一方面更要通過兩岸經濟合作的深化來實現。
三、未來展望:十字路口的選擇
總體上,2008年以來兩岸經濟合作取得的歷史性突破,是兩岸政經良性互動的結果。經驗表明,在當前兩岸關係格局下,政治互信與市場動力是驅動兩岸經濟合作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而當前無論兩岸政治關係還是兩岸經濟轉型,都面臨諸多新的不確定因素,兩岸經濟合作正處在新的十字路口,面臨方向性選擇。
(一)兩岸經濟關係發展方式步入關鍵轉型期
從經濟層面看,兩岸經濟合作出現的新問題,如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動力的轉換問題、兩岸局部領域競爭性趨增問題、兩岸利益分配複雜化等等,都是兩岸經濟轉型和兩岸經濟合作深化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要靠深化發展才能解決。如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動力的轉換,就需要雙方進一步開放市場和推動自由化,降低兩岸貨物貿易的動力,擴大兩岸服務業合作空前。破解兩岸局部產業的競爭性問題,需要建立更高水平的政策互動平台和機制,加強雙方宏觀政策、產業政策的溝通與協調,避免重複建設和惡性、不公平競爭。兩岸經濟合作成果要讓更多兩岸民眾特別是台灣基層民眾直接受益,更需要深化和擴大兩岸經濟合作領域,如目前台灣中小企業更多集中於服務業,深化服務業合作可使更多台灣中小企業直接受益。反之,如果阻礙兩岸經濟合作進程,不僅無助於緩解兩岸經濟合作出現的問題,反而可能使問題擴大和加重,這是兩岸所不應看到的。
(二)兩岸政治互動將深刻影響兩岸經濟關係走向
解決當前兩岸經濟關係出現的新問題,有賴於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機制化的深化。從2008年以來,兩岸經濟關係發展方式的轉型與兩岸經濟合作的制度化密切相關,經濟合作的制度面與市場面已渾然一體。2008年以前,兩岸經濟關係在市場動力推動下,缺乏合作機制仍然持續快速發展,但這種經驗難以應用到今天的兩岸經濟關係。在當前全球及兩岸經濟變局使兩岸經濟關係傳統市場動力減弱情況下,恰恰需要兩岸通過制度安排提高自由化水平,來創造新的需求和市場誘因,注入新的動力。2008年以來,沒有制度化安排,就沒有今天兩岸經濟合作的成果;而兩岸經濟合作成果的延續和擴大,更需要制度化的保障和促進。同時,兩岸經濟合作機制與兩岸政治互動密切相關,如果兩岸政治基礎不牢、政治互信降低,必將影響兩岸經濟合作機制運行,對兩岸經濟合作產生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