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中國與新加坡政治發展路徑與國家治理方式》 作者:李路曲 上海師範大學比較政治研究中心
提要:新加坡與中國都是後發展國家,兩者在文化傳統、體制形式、發展模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都是當代較為成功的發展案例,因此,與新加坡進行直接比較,有利於闡明中國政治發展模式的向度以及治理方式變革的速度和深度的效果,當然也有利於闡明發展中的問題。從政治發展進程來看,兩國都是先進行政治理性化建設,然後是理性化與民主化並進。自1980年代初以後,新加坡的政治發展在堅持其理性化和政治穩定的基礎上從強國家向體制內的多元民主發展,中國幾乎與新加坡在同一時期開始了民主化進程,不過中國更加注重政治穩定,並在這一過程中始終以政治理性化建設為主,當然中國的政治理性化建設正在為民主化即中國特色的協商式民主的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政治發展 治理方式 漸進式改革 市場化 政治理性化 民主化
一、不同學術理路的方法論意義
1.以中國政治發展為中心的比較研究:相異比較與相似比較的功效
關於我國的政治發展路徑及其改革方式的比較研究大致有兩條學術理路,一條是把我國的漸進式政治發展模式與一些國家激進式的政治發展路徑進行比較,另一條是與一些國家的漸進式的政治發展模式進行比較。從新加坡看中國,從政治發展路徑或漸進式改革方式的視角來比較分析兩國政治發展的異同,可以彌補以上兩條學術理路或比較方式的不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闡明中國的改革和治理方式的向度、進度、深度,包括漸進性改革的一定的量性和可操作性的應然程度。
與激進式的發展路徑進行比較的學術理路主要是與前蘇聯-俄羅斯、東歐以及東亞一些發生激進式轉型的國家或地區的比較, 這種比較闡明了激進式轉型造成的政治失序和中國的漸進式改革保持了經濟和社會的較快發展,增加了對中國模式的自信。但是,這種建立在相異案例比較基礎上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過於寬泛而缺乏量性和可操作性,即它可以說明漸進式改革比激進式改革更好,而不能說明漸進在什麼程度上更好,改革的向度、速度和深度都有一個度的問題,度不合適就不能成為最佳選擇。
與漸進式轉型或改革模式比較的學術理路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一些正在發生漸進式轉型的國家進行比較,二是與發生過激進式轉型但政局已經穩定的國家的比較,甚至與西方國家某一領域的改革進行的比較。這種漸進式轉型或改革之間即相似案例之間的比較,更易於離析出兩者的不同之處,更易使我們獲得可操作性的經驗,這彌補了相異案例比較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