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台灣前途與統一模式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18-04-19 00:14:12  


 
  四、德國模式:兩德統一與俾斯麥統一之路

  (一)二十世紀的兩德統一 

  德國歷史上兩度實現過統一,一次是俾斯麥於十九世紀中葉實現的德國統一,另一次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實現的東西兩德統一。鑒於兩次德國統一模式的可借鑒性差距較大,本文主要探討俾斯麥統一德國的模式,在下文中詳細論述,這裡只對兩德統一做簡單論述。

  在《柏林條約》簽訂後,1972年11月東西德簽署《基礎條約》,確認雙方應發展正常關係。9月,兩德同時加入聯合國。科爾領導下的西德經濟從8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低速、穩定、持續”發展階段,為兩德統一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東德在70年代經濟發展勢頭良好。80年代末掀起的東德公民取道匈、波、捷等國外逃的浪潮徹底動搖了長期穩定的政局,也使柏林牆的功能喪失殆盡。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宣佈開放東西柏林邊界,10日晚開始部分拆除柏林牆,東德人如潮水般湧向西柏林乃至更遠的地方。12月,東德進行整治變革,實行多黨制,為兩德統一創造了政治條件。

  兩德統一的初步設想是西德總理科爾於1989年11月28日提出的,經與東德交換意見,於次年2月開始付諸實施。兩德簽署了政治統一條約,規定民主德國根據聯邦德國《基本法》加入聯邦德國。10月1日,歐安會成員國外長在紐約舉行會議,蘇美英法外長簽署文件,規定德國自統一之日起,即成為一個完全享有主權的國家。10月3日兩德實現正式統一,國名仍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並於二十世紀結束前遷都柏林。

  關於兩德統一,筆者認為值得注意的主要有三點:第一,東、西德國規模、體量相差不大,但二者發展道路和結果相差甚大,尤其是經濟發展結果有天地之別,形成了一邊倒的趨勢。經濟狀況決定了東德人民的選擇,首先是外逃和繞道前往西德,其次是最後支持當局併入西德。第二,東、西德國政治制度截然不同,二者長期對立,柏林牆更是壁壘森嚴,到了後期卻未構成雙方統一的障礙。喪失了發展優勢和對人民的物質保障,東德的政治制度便失去了吸引力和自我支撐的力量,無論怎樣辯護和保護都無法挽救失敗的命運。第三,國際環境有利於兩德統一。一是冷戰已接近尾聲,蘇東已現敗相,自顧不暇。二是兩德統一是以和平方式實現的,有利於歐洲安全,同時又因統一方式是東德併入西德而壯大了西方陣營,美、英、法求之不得。

  從兩德統一對兩岸關係的啟示來說,筆者以為,經濟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對政治制度的堅守可能不敵對經濟發展結果的選擇,這一點是台灣需要持續觀察的。反過來看,經濟發展的結果也能證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生命力和競爭力。此外,從自然條件來說,本來兩德是合併式的和平統一,但結果是:和平統一沒有疑問,卻不是對等的合二為一,而是東德有條件地併入西德,原因在於東德的地位和處境已與其自然條件不相稱,喪失了對等的政治地位。故此,如果台灣經濟長期停滯不前,台灣民眾以各種不同形式和方式選擇融入大陸社會,接受大陸制度和治理下的生活方式和發展模式,最終台灣與大陸統一時的政治地位便可想而知,即使台灣的民主制度還可以在島內原封不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