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美國因素對兩岸干擾明顯弱化
  美國堅持插手、干涉台灣問題,始終是海峽兩岸關係最嚴重的外部干擾因素。但是,由於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未來台灣問題對於美國的重要性將不斷減少,美國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力將持續下降,從而形成美國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干擾明顯弱化的趨勢。這將有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建構“命運共同體”:大陸對台戰略之重構
  國民黨贏得島內大選以及馬英九政府對“九二共識”的接受,無疑為兩岸關係的回暖創造了契機,但是大陸對台戰略思維的調整,對兩岸關係定位的再思考,則為兩岸新局的開創提供了強勁的動力。梳理大陸對台政策在此期間的發展脈絡,可以發現大陸面對島內政治生態演化的現實,也在不斷地進行著新一波的政策調適…
馬英九政治性格的文化心理成因
  一個政治人物能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甚麼角色,在社會政治生活中起到甚麼作用,得到民眾何樣的評價,除受到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的影響與制約外,他們各自的獨特個性心理素質則起著重要作用。一個人性格的養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必有一種或幾種方向的心理屬性是佔主導地位的,它決定了這個人個性的主要傾向和本質屬性,並進而決定了其從政風格與政治行為模式。
關於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框架問題探討
  2008年春季以來,台灣島內形勢發生了有利於改善兩岸關係的積極變化,特別是台灣的“海基會”和大陸的“海協會”,已經恢復功能,繼“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成功訪問大陸之後,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亦成功訪問了台灣;兩岸的間接“三通”已轉為直接“三通”,即“大三通”,這是很大的進展,歷史性的突破。而民進黨呢,由於執政期間的貪腐嚴重,經濟下滑,問題成堆,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早已一落千丈。目前的海峽兩岸關係已出現和平發展前景,而且新執政的國民…
構建兩岸“平等連體”的綜合性經濟合作機制
  任何經濟合作機制建立的基礎是優勢互補,兩岸不僅具有經濟互補性而且更有“雙向貢獻”。2007年,我應邀到台灣進行研討時,瞭解到台灣產業結構方面內在的情況,現根據新的統計資料將其與大陸地區的結構加以對比……
落實“胡六點”加速構建兩岸經濟合作框架
  2008年12月31日,北京隆重集會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週年,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毫無疑問,“胡六點”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大陸對台工作綱領性文件和指導思想,這一講話引起的各方強烈關注和熱議應在情理之中……
全球金融危機下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選擇
  當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正向實體經濟蔓延。在這場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世只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面前,任何國家和地區都無法獨善其身,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都深受拖累。兩岸應在“三通”基礎上,深化經濟合作,建立更加緊密的經貿關係,聯手行動,相互取暖,是兩岸化解金融風險、減輕全球金融和經濟波動衝擊的雙贏選擇……
評張亞中教授的《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芻議》
  《中國評論》2008年10月號刊登了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兩岸關係研究領域著名學者張亞中教授的《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芻議》(下稱“芻議”)一文及張教授對其的相關闡釋,引起海內外華人強烈的反響……
和平發展 漸進統一
  最近,本刊記者在北京訪問了長期致力於台海和平發展戰略建構、致力於國家和平統一理論拓展建設的台灣問題專家李逸舟。訪談中,李逸舟先生就兩岸關係的歷史與現狀、中共和平統一理論的繼承與發展、“統獨”發展趨向、兩岸相處之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未來統一關係等重要問題發表了看法。
“兩岸一中屋頂合作共處”架構奏議
  細讀中國評論130期、131期,刊載張亞中教授“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議芻議”及《思想者論壇》“兩岸和平合作前景展望”諸學者討論,以及外交老兵邱進益大使在杭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論壇所提“兩岸和平合作協議草案”等,都對我有很大的啟示。基於過去十多年業餘研究兩岸問題心得,認為兩岸過去近六十年來的分治鬥爭,現在出現了和解最好時機,在此提出一個“兩岸一中屋頂合作共處架構草案”(以下簡稱一中屋頂),討教於兩岸先進學者,並供北京和台北兩個政府參考。
“胡六點”的政策新意與作用
  “胡六點”不僅對大陸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以來的30年的兩岸關係進行了一個系統而深刻的總結,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新主張與新論述,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時期中國大陸對台政策的指導性綱領,將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的開創、兩岸互動新局的建構與祖國的和平統一進程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兩岸應儘速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
  2008年5月國民黨贏得大選,兩岸關係展現和平發展的新局面,除兩岸高層人士會面頻繁,為兩岸關係創造和平、和諧與合作的良好氣氛外,6月兩岸海基、海協兩會恢復協商,經過兩次“江陳會”,簽署六項協議,使兩岸“大三通”實現,兩岸一日生活圈成形。同期台灣積極為兩岸經貿政策鬆綁,為兩岸經貿關係未來發展奠定紮實基礎。由這幾方面來看,近期兩岸關係發展,可謂成效相當卓著,兩岸關係展現難得的歷史機遇期。
和平發展與大陸對台戰略的調整
  筆者最近常思考這樣的問題:在和平發展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討論時,它意味著大陸的對台戰略發生了甚麼變化?恐怕至少有以下四點:……
陷入集體焦慮的民進黨
  民進黨下野後,黨內曾經出現過街頭路線與議會路線之爭,但是這一波的“嗆馬圍陳”顯示出,民進黨出現了街頭暴力的傾向,準備用拳頭來打出一片天地。兩岸“三通”是純經濟議題,並不涉及政治問題,民進黨支持者為甚麼如此敏感?兩岸“和平發展”、“合作雙贏”是大勢所趨,民進黨為甚麼卻背道而馳,退回到20多年前的街頭鬥爭?這些“怪”現象恰恰映射出民進黨從上而下陷入了深深的集體焦慮…
兩岸和平發展階段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2005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發表的“胡四點”的談話,呼籲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對話和談判,就“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框架”等議題進行協商,標誌著中共把實現兩岸的和平發展作為努力爭取實現的戰略目標。2006年5月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不僅實現了歷史性會晤,而且發佈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新聞公報。…
台灣的“戰國時代”
  830由台灣社所舉辦的“百日怒吼、全民站出來”嗆馬大遊行,浩浩蕩蕩的大場景,不只讓民進黨感到震撼,對於這股民間瞬間爆發的巨大能量,也讓主辦單位的台灣社頗為驚訝。…
張亞中: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芻議
  和平發展是時代的主題,而兩岸能否和平發展,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在《中國評論》月刊十月號上發表“《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芻議”長文,從協定條文及其定義、性質、應有的内涵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並就確定兩岸同屬“整個中國”、相互保證不分裂整個中國、同意兩岸平等地位、同意不使用武力、同意成立共同體、在國際組織共同出現、互設常設代表處、簽署方名稱:北京中國與台北中國等條文中的詞語,給出了詳盡的解析…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提與路徑
  目前的兩岸關係已經不是要不要、應不應該抓住機遇促進和平發展的問題了,有關各方對此已形成高度肯定的共識,關鍵在於如何才能實現並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台灣“活路外交”與“務實外交”的區別
  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關係有望進入和平發展期。然而,由歷史原因造成的兩岸結構性矛盾並未得到解決,兩岸關係仍面臨諸多挑戰,台灣“國際空間問題”即為一例。為解決台灣“國際空間問題”,李登輝最早提出“務實外交”,陳水扁時期又提出“烽火外交”,其本質與“務實外交”相同,只是更具攻擊性。…
兩岸難得的機遇與新的挑戰
  我從事兩岸關係已二十年,幾乎經歷了兩岸有交流交往以來的全過程,這過程可以說是台灣的台獨勢力企圖“去中國化”與“台獨化”,大陸反制“台獨”捍衛“一中” 的激烈對抗過程。對大陸而言,是壓抑、焦慮、悲憤、鬥爭、探索的二十年;台獨勢力則以篡改歷史、製造悲情、分裂族群、正名修憲、公投入聯......大肆“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去蔣化”的二十年,使兩岸關係處於對抗的高危期,“和平統一”幾乎走到絕境。這讓全球都為之不安,讓世界華人華僑…
   共1222條﹐第56/62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