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地說第三部真的是我自己覺得不如前兩部。這個也是自然規律,書總是越寫越爛。第三部比前兩部差的太多。沒辦法,確實寫不出來,不是說時間倉促,你就是再給我一半時間我也寫不出來,但市場就是有這麼好的評論,我也很出乎意料,所以這個市場很奇怪。
第三部《三體》賣這麼好,我以前那幾本書《球狀閃電》也好,《白堊紀往事》也好,《超新星紀元》也好,一點都沒帶動,還是賣不動。所以說,我從來都沒有樂觀過這件事情。
南方周末:這是中國科幻迷的特殊性決定的?
劉慈欣:科幻文學好像是惟一世界性文學,很少別的文學有這麼多的世界屬性,由於這個性質,全世界的科幻迷都十分相像。像英國那個寫科幻小說史的亞當.羅伯茨,有很大的篇幅論述科幻迷,以前寫科幻小說時的學者一般都不涉及這方面。看他論述的那些歐美科幻迷和咱們的科幻迷是一個模子裡弄出來的,他們關心的問題,他們的欣賞取向,他們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都十分相像。
南方周末:中國科幻迷有什麼特性嗎?
劉慈欣:中國科幻迷比較年輕這算一個特點吧,西方的科幻迷歲數都很大了,都四五十歲了。
中國讀者還有個最普遍的特點,也不太準確,就是與西方那些讀者相比,他們對科學更多的是持一種肯定態度,是持一種正面的態度。西方人可能對科學有一種戒心,有一種警惕,但是科學在中國讀者的心中一般都是很神聖的東西。
真正的能讓科幻迷,讓他們喜歡的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首先它探討的是一個終極問題。但是光這個不可能讓科幻迷喜歡,探討終極問題是最讓人討厭的,但是它是用一種很形象的很細節的東西去探討,把最終極的問題,用最細節的、最生動形象的鮮活的這種東西給表現出來,這個是最受歡迎的科幻作品。《三體》就是這樣的東西。它探討的問題比較遠,但它盡量用一些比較形象的東西來表現。
南方周末:你的創作受誰的影響最大?
劉慈欣:我所有的作品都受阿瑟.克拉克的影響很重,《三體》第三部的結構就是《2001年:太空探險》的結構,你要看過“2001” 就會發現,它那個結構就是從最現實的、最瑣碎的細節起飛,越飛越高,開始還是一種比較平滑的曲線,到快結尾猛一下就上到時空尺度最大的,去到無限的那麼一個狀態。這個結構不光是被我,也被好多科幻小說廣泛模擬。當然我的結尾人家都認為不成功。
|